(转)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蓝碳增汇的对策与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蓝碳增汇的对策与建议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又是世界上高泥沙入海通量的热点地区之一,具有发展海岸带蓝碳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和埋碳增汇的地质优势。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通过一系列蓝碳增汇技术措施,有望显著恢复蓝碳生境面积、提高土壤蓝碳密度,在保持高沉积速率情境下逐渐提升海岸带蓝碳增汇潜力。但是,以往的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工程忽视了蓝碳固碳增汇技术,亟须研发兼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的协同增效技术途径,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4个方向深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加快研发和布局前瞻性、颠覆性的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应兼顾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需求,聚焦海岸带生态系统碳汇格局、过程机制、演化趋势与潜力评估,构建以研发中心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融合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和物理工程等技术和方法,培育和发展包括土壤负排放、植物固碳增汇、土壤微生物固碳、碳沉积埋藏等技术体系,强化海岸带蓝碳支撑固碳增汇的技术耦合优化与协同增效,建立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示范区,推动前瞻性、颠覆性增汇技术广泛推广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与海岸带生态系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结合,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其中“一带”是指“海岸带”,包括6项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未来应重视与海岸带生态系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相结合,强调水文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原则,完善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系列标准,有力推动基于自然的、更有韧性的海岸带生态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的综合体系建设,为海岸带生态系统碳增汇提供技术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加强固碳增汇技术的监测与评估,不断提升优化固碳增汇技术体系。当前海岸带蓝碳监测技术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碳储量核算存在较大的争议,亟待建立融合“卫星遥感观测—大气浓度监测—地面定位观测”为一体的“天—空—地”一体化碳汇观测体系,实现对海岸带蓝碳精确与高效的监测和评估;同时,基于观测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技术,增强固碳过程观测数据的精细化管理,科学评估不同固碳增汇技术的增汇效果,实现海岸带生态系统蓝碳碳汇的动态评估和科学预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推动蓝碳经济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提升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必须建立起包括多部门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并逐步建立健全蓝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和加快推动海岸带蓝碳经济发展。此外,当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一些海岸带蓝碳核算和交易标准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核算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指标核算边界不清晰、评价具有主观性等。因此,亟需建立编制一套国际认可、全球通用、科学公正的海岸带蓝碳核算体系,使之成为海岸带固碳增汇目标实现与碳汇交易开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提高我国在国际碳汇核算规制制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