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年,朱元璋兴起“空印案。”朱元璋的手段只有一个字:杀。1385年,朱元璋兴起“郭桓案。”朱元璋的手段也只有一个字:杀。

之后,朱元璋便对开国功臣进行了清算。

1380年,也就是洪武十三年,被诛杀的厄运终于落在了胡惟庸头上。

论起当时的情况,胡惟庸的确有不轨的想法,被杀的确不冤。胡惟庸阴险狡诈,为了除掉政敌,先是威逼利诱徐达的家丁,胁迫家丁诬告徐达谋反,结果家丁将胡惟庸供出,只不过朱元璋当时念在胡惟庸劳苦功高,并未追究。后来,胡惟庸又打着为刘基治病的幌子,唆使医生毒杀刘基。刘基被毒死后,胡惟庸的行为愈发放肆。

胡惟庸听家人说,胡家老宅的枯井下长出了石笋,胡惟庸认为这是一种祥瑞。后来,胡惟庸家的祖坟“夜有火光炽天”,胡惟庸更坚信自己要“发达”了。如今,胡惟庸已贵为宰相,若再“发达”,恐怕就要坐上龙椅了。

凑巧,当时平凉侯、吉安侯都有把柄握在胡惟庸手中。胡惟庸恐吓二人,要将二人“正法”。平凉侯和吉安侯被吓破了胆子,向胡惟庸请教自保的法子。于是,胡惟庸便忽悠二人在外招兵买马,以备“不时之需”。

与此同时,胡惟庸又勾结了当朝大员陈宁,与陈宁约定取明朝而代之。为了壮大实力,胡惟庸还找上了李善长及其弟弟李存义,希望他们也能加入“革命事业”。不过,李善长的态度比较暧昧,他始终推脱婉拒,“依违其间”。

说起来,胡惟庸名字中的“庸”字还真没白取,他的确比较“庸”。造反这种至高机密,胡惟庸竟搞得人尽皆知,光明正大地结党。真正能在造反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禁卫军军官,胡惟庸一个都没拉拢到,反而勾结远在天边的蒙元遗族以及海外倭寇,打算来一场“里应外合”。

不得不承认,胡惟庸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还真让他找来了四百名倭寇。按照胡惟庸的计划,这些人将扮作日本使者,以进贡为名借机刺杀朱元璋。为了以假乱真,胡惟庸让人准备了巨大的蜡烛,将倭寇的刀剑全部藏在蜡烛中。届时,倭寇会在朝堂上取出蜡烛中的刀剑,当堂刺杀朱元璋。

结果,当这群日本人乘船来到南京时,胡惟庸已被朱元璋铲除。四百个东洋矮子刚刚登陆,便被明军用铁棍揍得头破血流,全部流放到云南深山老林进行“劳改”。

按说,胡惟庸本来没必要布置得如此仓促。不过,几件小事,让胡惟庸不得不狗急跳墙,加快了造反的步伐。

第一件事,占城国来明朝进贡,胡惟庸并未第一时间向朝廷汇报,朱元璋怪罪下来时胡惟庸又推卸了责任,惹得朱元璋龙颜大怒;

第二件事,朱元璋开始调查刘基的死因,并将涉事的汪广洋赐死;

第三件事,胡惟庸的儿子乘车出行,发生“车祸”,横死街头,丧子的胡惟庸将一切责任归咎于车夫,将其杀之而后快,朱元璋听说这件事后十分愤怒,誓要胡惟庸血债血偿。

这几件小事交织在一起,令胡惟庸惶恐之际,他对手下说道:“皇上打算杀掉所有功臣,我可能也在‘死亡名单’内,与其引颈受戮,不如先发制人。”令胡惟庸做梦都没想到的是,本来与他站在同一阵营的御史中丞涂节成了叛徒,主动向朱元璋告发了胡惟庸的阴谋。与此同时,另一位御史中丞商嵩由于早年被胡惟庸贬为中书省小吏,对胡怀恨在心。为了报复胡惟庸,商嵩借此机会向朱元璋打了胡惟庸的小报告。

两人告发了胡惟庸后,朱元璋勃然大怒,当即将胡惟庸缉拿归案,进行审讯。

明朝的刑讯是出了名的残忍,加上朱元璋本就没打算饶过胡惟庸一党。没过多久,这桩反案便真相大白,胡惟庸、陈宁,包括告发了胡惟庸的涂节等人,全都被拉到闹市中千刀万剐。连同胡惟庸的一众党羽、幕僚,连曾经与胡惟庸有过交集的几个文人画家,全都惨遭株连,总共一万五千人死在这场飞来横祸中。朱元璋杀死胡惟庸后,更是趁机废除了丞相的职位。

在对胡党进行清算时,大文豪宋濂也被卷入这起反案。虽宋濂作风保守,不与同僚结党营私,但他的孙子与胡惟庸私交甚密。因此,已退休赋闲的宋濂被捕入狱,即将押赴京城挨刀。索性,马皇后挺身而出,称宋濂早年曾任诸王之师,对谋反之事并不知情。朱元璋听取了夫人的意见,这才免了宋濂的死罪,将其发配到茂州了事。

参考资料:

【《胡惟庸案》、《明太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