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的发展都是在政治与经济的框架之内的,文字亦是如此。两汉(西汉/东汉)的社会进步,也在推动着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而已经成熟的隶书却越来越不能满足当时日益繁忙的信息交流。理论来源于实践,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孕育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字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楷书。
一,楷书的起源和形成时期: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巜战国纵横家》帛书残卷中可以发现,西汉有些字比如“文”“信”就已经有了楷书的笔画了。在最近几年也出土了大量的东汉简牍,这种楷书的笔画也是屡见不鲜。东汉中平三年碑刻《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清代杨守敬《评碑记》指出“其用笔已开魏晋风气”。西晋卫恒《四体书势》称东汉“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但书迹史料全无,无法考究。以楷书著称并有书迹传世的第一位大书法家是东汉桓帝元嘉元年至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l51一230)的钟繇。宋《宣和书谱》称其“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杂为正体,降及三国钟繇者,乃有《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现有遗作建安二十四年(219)巜贺捷表》,黄初元年(220)巜调元表》,黄初二年(221)《荐季直表》《力命表》,还有无法考证年月的《宣示表》巜墓田丙合帖》等。从书迹上分析,用笔与结构还有隶书横画夸张,捺笔肥厚总体宽扁的模式,由隶向楷还未彻底转变,但起笔的简化与左低右高的欹侧姿态己经是楷法了。
汉末至两晋南北朝时期遗存大量书本在隶书与楷书之间的碑石与墨迹。如:《吴九真太守谷郎碑》《郭休》巜爨cuan宝子》巜枳阳府伊》《灵庙》《鞠彦云》《吊比干》《高植》《巩伏龙》《秦从》《赵埛》《郑长猷you造像》《鸡嘴石刻经》《造阿弥陀莲座题记》以及新彊古楼兰遗址出土的木简残纸写本《三国志》残卷,吐鲁番安加勒克故长成发现的《吴书•孙权传》等等。
初期的楷书中保留了将横画和捺画作为主笔结构宽扁的隶书意味,伹起笔侧入或顺势起笔,撇画的起止也做了简省,钩趯(ti)也已经岀现,这些都是楷书作为新的书体出现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