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男子勇救女童却被指责“手碰隐私部位”的新闻冲上了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子救下女童却被指责

9月25日,上海一市场内,一名女童手扒扶梯双脚悬空,情况十分危急,好在两名男子挺身而出将其解救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女孩被救上来后,独自一人站在原地大哭,丁先生和另外一名男子还在原地安慰了一番才离去。
可万万没想到,随着事件的曝光,丁先生的行为却被某些人指指点点。

比如:救个人还这么慢吞吞地走路?

再比如:人都提起来了,还把手放在女孩的隐私部位,这不会是占便宜吧。

又比如:这种时候就不能先把自动扶梯暂停了再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先生看到这些评论后,顿时感到心寒不已,希望某些人嘴下留情。同时,希望家长们能看护好自己的孩子。

见义勇为换来网暴,如何弘扬真善美?

无独有偶,在去年8月,也有一件与此特别类似的事。

安徽一名环卫工人高师傅看到一名女孩不慎将头伸进铁门缝隙处被困,便上去施救,为了自证清白还让旁人录下视频,没想到这视频成为他对女孩“手脚不干净”的“罪证”,引发部分网友对他污言秽语,横加指责,直到女孩的家人出面感谢他,流言才慢慢停息。

这件事当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很多人都表示失望:如果做好事招来的是网暴,那么以后还有谁敢见义勇为?社会还如何弘扬真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评男子勇救女童却遭指责:寒心

“键盘侠”易做,真“侠士”难寻。

对于这件事,媒体评论:作为旁观者,我们不是事件当事人,更不了解事发时的情况究竟如何,如此妄加揣测,真是让救人者寒了心。

在危急关头,人的生命与安全应放在价值排序的首位,帮人及时脱离险境胜过任何对细节的吹毛求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少年儿童伤害预防刻不容缓

每当此类事情发生,我们除了吃瓜见义勇为的真“侠士”,抨击“键盘侠”的假正义,回归事件本身,更应当值得关注的是“儿童应当如何有效避免身边的危险”,避免此类悲剧重演。

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统计,全球每天有2000多名儿童死于非故意或故意伤害,有数以千计的受伤儿童就医,而且往往会留下终身残疾。

在我国,每年有超过5万4千多名儿童死于意外;平均每天148人。因此开展青少年儿童伤害预防控制工作刻不容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科普教育的环节必不可少,以江西广电直播间在微赞平台上开展的一期“夏季谨防儿童意外伤害”科普直播为例,

每年的暑假期间,很多家长忙于工作,难免有对孩子照顾不到或忽视的地方,导致暑期儿童意外伤害增多,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注意,来防止孩子们意外伤害呢?

(点击观看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科普中,江西广电邀请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陶俊峰做客直播间,为直播前的家长们科普暑假期间儿童意外的多发的几个场所和情况,并通过救急演练指导家长,当孩子发生骨折、溺水等意外情况后,该如何正确急救,本场直播让孩子的意外伤害早知道,以更科学、更客观的态度去教养我们的孩子。

通过直播+科普的形式既推广了安全教育的普及又提高了保护儿童免于意外伤害的常识等等,吸引了59w+的网友围观。

(点击观看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预防儿童意外溺水

在儿童遭受意外伤害死亡的数据中,溺水一项拔得了头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个小时内就有40个人由于溺水而亡,每年约有37.2万人是因为溺水而死的,并且有一半以上的人数年龄还不足25岁。

然而,在我国,每年约有5.9万的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到了95%。在《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溺水的儿童当中,有41%是重度伤害,有36%的儿童死亡,有一半以上的人无法痊愈或是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当儿童发生意外溺水时,我们应当怎么做?有哪些是儿童发生溺水可能性较高的地点?如何采取有效预防?

株洲市儿童保健部部长李朝霞,做客12320网络孕妇学校直播间,在直播中,她详细地展开介绍急救溺水者的方法及如何警惕8大溺水的无声迹象,并在直播中演习了如何正确的按压心肺复苏动作,希望通过系统的专业的科普让溺水悲剧不再发生。

(点击观看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父母不重视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有的父母则认为自己给孩子的保护是全方位的,很是自信孩子不会遇到意外情况,实际上这两种心态都是造成意外的元凶之一。

安全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有必要的,李朝霞提到,预防控制的教育形式除了科普以外也可以多样化:例如做亲子游戏,模拟受伤环境等,该场直播干货多多,吸引了2.35w+的观看。

结语:

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保护体系不完善,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每年都会发生很多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因此,加快健全儿童意外伤害保护的预防意识培养迫不及待,直播+科普的方式即很好的能快速辐射至更广的人群,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树立更全面的保护儿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