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

“现在2022年家有孩子还没结婚的六零后,或者七零后,未来的晚年可能要过苦日子了。”

这个说法乍一听,有点耸人听闻。

但是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句话,看看是不是有道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人生观方面的冲突,两代人很难调和。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我们老中的父母对孩子是一直都有牵挂焦虑的心态,不管自己多少岁也不管孩子多少岁。

哪怕是孩子已经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了,做父母的还是非常在意子女的人生。

六零后、七零后的子女,他们的年龄在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之间。

最近这些年,年轻人的人生观,特别是,关于结婚和生育这一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六零后父母不愿接受也不能接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

结婚,生孩子都不是人生必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不结婚,也可以不生娃

如果遇到喜欢的人,满意的伴侣,那么组成家庭一起生活也未尝不可,但是生孩子就算了。

年轻人有这些想法也是情有可原,他们有他们的苦衷。

君不见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工作动不动就被优化,被毕业。

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年代,又能谈何爱情,谈何婚姻,谈何下一代。

自己养活自己都不是很有把握的事情,又怎么会有那个心思生孩子给自己添加更多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年轻人的父母大部分却无法接受这些思想。

他们还是比较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只要是正常人就必须结婚生孩子,不这样就是不正常。

当然,他们会对子女说,父母还能害了你吗,父母都是为你好。

但其实很多父母自己可能也没有意识到,他们之所以催婚、催生,也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需要。

比如很多老年人他一辈子的愿望就是像别人一样有孙子孙女,不然他就觉得自己的人生缺了点什么。

再比如,有些老年人觉得子女若是没有伴侣,没有孩子,那么将来老了身边都没人陪,也没有人给他们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年轻人却觉得,就算我找对象也不是为了伺候我,我生孩子也不是为了给我养老。

人际关系已然已经令人足够疲惫,生孩子又极有可能是一场收益小于付出的失败投资。

那么还有什么去努力经营的必要呢,简简单单过自己的一生就好了,没有负担,也不给别人添加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上经常掀起各种骂战、争吵,关于两代人之间的观点。

其实无论吵到什么时候都分不出对错,因为这两个观点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立场的差异。

如果是在这些观念盛行之前,已经结婚生子的那些父母,他们可以不用再为这些事情而烦恼了;

但如果他们的子女经历了这些年的观念变迁,这个矛盾可能真的很久都无法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买房的时机问题。

关于买房有这么一个段子:

有一户人家养了个儿子是典型的啃老族,从二十几岁开始就一直光明正大地啃老。

好不容易给他娶了媳妇,儿子跟父母说,必须在大城市给我买个房子,这样我们才能好好过日子。

没办法,向来溺爱儿子的父母再一次妥协,掏出了自己所有养老的积蓄给儿子在大城市买了房——那是20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后的今天,当年儿子“恬不知耻”地啃老有了回报。

压上了父母养老钱的房子在这些年,价格暴增了十几倍,儿子的啃老带着全家人阶层跃迁。

虽然这是个段子但是足够引人深思。

有时候,表面看着荒唐的事情,其实背后阴差阳错会带来正向的结局。

而那些在暴涨之前没来得及上车的年轻人,以及他们背后的父母,到了如今又要付出多少金钱才能在大城市获得一席之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可以预见的晚年生活。

两代人观念的尖锐冲突,以及买房买车、工作结婚等困境,这些背景加起来,凑成了一个略显黯淡的晚年生活。

现在的人不仅人情淡漠,亲情也开始淡漠。

很多年轻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因为平时真的不愿面对父母的催婚催生,以及亲戚的八卦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有再多的期待,再多的指责,再多的盼望也都无济于事。

只能说,不是人变了,是这个世界变了。

人不是孤立的,人是环境的动物。

在环境变化的时候,人最好的做法不是跟环境对抗,而是选择在这个环境里生存下来。

并且致力于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要改变的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六零、七零的你,子女都结婚了吗?生孩子了吗?

你和子女之间有代沟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