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一期我们来认识一下明代的青花小碟,第一眼可能会觉得这件瓷器不是那么好看,但这是有一个很好的历史价值的,这是典型的明中期正德年间的物件。
瓷器表面的画是小桥、扶手栏杆,画工是民窑器的一个风格;表面是比较粗糙的,青花料也是当地的青花料。
为什么说这件青花小碟是可以作为标本的呢?第一,这件青花小碟的收胎是非常典型的,收胎工整,胎底有一道一道的放射性的跳刀痕。跳刀痕是什么呢?其实,这是明至清时期瓷器相对常见的一种修胎的痕迹之一,不过到了清康熙中期的时候就慢慢减少了。
再看它的釉水,这件瓷器是出土的瓷器,又或者说是属于在水里或者海里出来的瓷器,因为当时在比较潮湿的环境放久了,也就是由水浸泡,自然釉就被侵蚀了。再科普一个知识点,如果是干坑出来的瓷器呢?那么这个釉水就会比较亮就不会有被水侵蚀的那种感觉。
整体的画工是相对简单的,一笔一笔工的那种,这件东西是值得收藏的,可以作为标本的。整体的品相非官窑器那样子精美,但年代感很直接足够到老;如今老瓷器越来越少,自然这件瓷器的收藏价值也是很不错的。以上,就是瓷缘斋邹本次分享,欢迎交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