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好读,也不好读;孔子好懂,也不好懂。

比如《论语·述而》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句:“子不语怪力乱神。”

看起来只是平常的七个字,绝无晦涩费解之处。

然而,后人对这句话的注解却有分歧,至今仍新说不断,聚讼纷纭。

▲ “子不语怪力乱神”

对这句话通常的理解是: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悖乱和鬼神”。

这种解释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国经学家王肃对《论语》的注解,他认为:

,是指怪异之物事;

,指的是“奡荡舟”(奡,音ào,传说夏代寒浞之子,是个大力士,能陆地行舟)、“乌获举千钧”(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据说能举千钧之重)之类;

,指的是臣弑君、子弑父;

,则是指鬼神之事。

按照这种解释,“怪力乱神”指的是四件事;给这句话加上标点符号的话,则为:

“子不语怪、力、乱、神。”

▲ 牛鬼蛇神

南宋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也持有这种观点。

他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

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故圣人所不语。

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

并引二程弟子、北宋理学家谢良佐的话说:

“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按照上述理解,孔子是不议论、不评论怪异、勇力、悖乱和鬼神四事的,原因正如朱熹和谢良佐所说。

长期以来,这种解释居于主流地位,影响深远,以至于后来人们以“子不语”指怪诞的、不符合常理的事物。

然而,这种解释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论语》的其他地方,孔子与其弟子曾不止一次谈论怪异、勇力、悖乱和鬼神之事

而在其他公认的儒家经典著作中,有关“怪、力、乱、神”的记载就更多了。

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

历史上,对于“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有另一种解释,来自东晋学者李充的注解:

力不由理,斯怪力也;神不由正,斯乱神也。怪力、乱神,有兴于邪,无益于教,故不言也。”

不难看出,李充是将“怪力乱神”看成了二事,而非四事。“怪”是修饰“力”的,“乱”是修饰“神”的,这样,这句话的断句就是: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是不评论“力”,而是不评论“怪力”;不是不议论“神”,而是不议论“乱神”。

这样,《论语》及其他儒家经典中出现的凤鸟至、河出图、洛出书等“怪、力、乱、神”之事,就说得通了。

因此,李充此说得到了今天一些学者的认同。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用这种断句方式注解前半部分“子不语怪力”,已显得勉强;后半部分“子不语乱神”,从事理上就更说不通了。

“神”本身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概念,其中已蕴含有“正”的含义;正神才是神,而乱神不属于神的范畴,乱神是妖。

因此,将“乱”与“神”连读的断句和注解方式是错误的,不可取的。

▲ 河出图,洛出书

今天,学人们对于“子不语怪力乱神”如何理解,又提出了不少新说。

有人认为,孔子所“不语”的“怪力乱神”,不是指怪异、勇力、悖乱和鬼神之事,而是指孔子所反对的四种错误的治学态度,具体而言——

怪,指的是标新立异的治学态度;

力,指的是急于求成的治学态度;

乱,指的是不择手段欺世盗名的治学态度;

神,指的是自命不凡的治学态度。

▲ 《论语》

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把这句话放到《论语》原文的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

“子不语怪力乱神”出自《论语·述而》篇,该篇共包括38章,第21章即“子不语怪力乱神”。

之前的第19章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第20章载:“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之后的第22章载:“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该学者认为,这四章其实应该连成一段,而不应分为各自独立的四段。

连起来以后,“子不语怪力乱神”应断句为“子不语,怪力乱神”,意为:孔子不说话了,恐心力分散影响集中精神。

整段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 孔子与子路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出来。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学习,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也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又说:“其实,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说到这里,孔子停止不说了,好像是生怕分心用力影响了凝神思考。

过了一会儿,孔子才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长处加以学习,看到他的缺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也就是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是表达孔子的某种观点,而是对孔子在与子路谈话过程中动作表情的记载。

对以上观点,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