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一双地理的眼睛,品味大千世界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光寺的存在,就是我们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光寺山门】
20年前,曾经看过介绍林徽因先生、梁思成先生的文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有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建筑,要看唐代木构建筑,只能到日本的奈良。 梁思成、林徽因先生从1932年便开始寻找唐代建筑,直到1937年,他们凭借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书中的宋代壁画,看到了大佛光寺,带着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踏上寻访之路,并找到了佛光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寺】

在关于重新发现佛光寺的历史论述中,梁思成的日记是我们认知佛光寺的起点:
「那高大的殿门,顿时就给我们打开了。里面宽有七跨,在昏暗中显得更加辉煌无比。在一个很大的平台上,有一尊菩萨的坐像,他的侍者们环他而立,犹如一座仙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光寺东大殿佛坛上置彩塑35尊,主像5尊,分别为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像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手作触地印,面相庄严,头顶螺旋发式,衣褶自然垂于身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大殿造像中佛前的胁侍菩萨,姿态均为立式,身材健挺高挑】
「佛光寺远不只东大殿这样一座明星建筑,在现存的整体寺院格局中,收纳了太多重量级的文物建筑。」
「佛光寺一寺之中,寥寥几座殿塔,几乎全是国内建筑的孤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光寺东大殿,来自大唐的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光寺东大殿的梁架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大殿前唐代石经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大殿南侧祖师塔(北齐)】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佛光山中,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佛光寺远离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五台山景区,因交通不便而人迹罕至,这反而使它在千年岁月里得以保存。
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西向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
第一层平台,建有金代建筑文殊殿。
第二层平台上是近代建造的次要建筑。
第三层平台,则是威名赫赫的唐代建筑东大殿,东大殿东南侧有师祖塔。
从空中俯瞰,佛光寺如同一个袖珍版的古建筑博物馆,将不同时期的建筑囊括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空中俯瞰佛光寺,宛如一个古代建筑沙盘】
除开大名鼎鼎的东大殿,寺中还分布有金代的文殊殿,北齐的祖师塔,以及各类明清时期的建筑,它们共同组成了佛光寺的建筑格局。
东大殿前有2棵油松,树龄均为1000年以上,树高25—30米,比大殿还高一大截。据考证,这两棵树应该是与寺庙同时种下的,这两棵树一直保存到现在,是因为老百姓敬畏神灵、敬畏佛,所以不会去偷伐寺庙前的大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光寺东大殿前的千年古树】
佛光寺被称为“亚洲佛光”,其存在千余年依然矗立,堪称奇迹,期望我们能好好爱护、保护、维护好我们的国宝,让它们能再走千年,成为更多代中国人对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