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云海
历史学家弗兰克· 麦克林(Frank Mclynn)在《成吉思汗 : 征战、帝国及其遗产》一书中,博采中西史料,详细叙述了成吉思汗戎马一生的故事,并以成吉思汗的一生为主线,描绘了13世纪蒙古帝国开创、扩张、鼎盛的历史。作者擅长传记研究和军事史,使得该书史料详实、细节丰富。在此基础上,作者将该书定位为通俗历史读物而非学术论文,用流畅的叙事写法,把无数场大小战争梳理得脉络清晰,加上顺畅的翻译,让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入胜。字句之间,剑拔弩张,刀光剑影,写出了骑在马上的战斗民族的血性,更写出了一代天骄的韬略与魅力,好不精彩。
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的蒙古大草原上,四分五裂的蒙古部落演绎着一场接着一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部落战争,期间充斥着阴谋、背叛、复仇、杀戮、劫掠,成为草原政治的常态。铁木真就是在这种争端不休的环境下,出生于小部落首领之家,在家庭变故中(父亲被毒杀,财产被掠夺)度过了艰难的少年时期,在金朝的庇护下流亡蛰伏,并在与草原部落的众多战争中快速崛起,直至一统草原成为“世界的统治者”成吉思汗,进而开启蒙古帝国的对外扩张之路:降服西夏、死磕强金、荡平西域。成吉思汗的一生,是征战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极富传奇,令人着迷。
作为蒙古帝国的开创者,作者指出,成吉思汗的伟业起点只是一介普通的游牧民,既不像亚历山大、凯撒等伟人一样有可以世袭的江山,也不像拿破仑那样有法国大革命的传统可以依赖。他从小接受的训练是骑马、猎鸟、箭术,终其一生都目不识丁,而12岁时父亲的被害,不仅让他们幼儿寡母遭到了博尔济吉特部的遗弃,还在由此产生的极端贫困和敌人搜捕中四处躲藏,数次遭受其他部落俘虏或袭击,险些丧命。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成长为整个大草原的可汗,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既然没有外在的资源可以依靠,那么,个人魅力就成为了铁木真崛起的强有力解释。从作者描述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的一生中,我们可以对一代天骄的领导力管窥一二。
成吉思汗的领导力,可以从他选定接班人的标准中找到答案。在成吉思汗看来,身为大汉需要掌握军事技能,具备不屈不饶、意志坚定、精力充沛的品质,需要对人性有着深刻的了解,而且还得是一个政治天才(p356)。这几乎是参照成吉思汗自身的品质而制定的接班人选择标准(然而,成吉思汗没有一个儿子完美地符合这个标准,所以他从来不认可他的任何一个儿子配得上大汗的继承权,而窝阔台这是他最好的选择,事实证明也是正确的选择)。
在阴谋和背叛作为草原政治常态的环境中成长,让铁木真从小就对人性有着深刻的了解。1180年,为了对抗掳走新婚妻子的蔑儿乞惕部,势单力薄的铁木真四处寻找同盟。在争取克烈部首领、父亲的拜把子兄弟脱斡邻时,基于对脱斡邻贪婪、骄傲和权力政治算盘的了解,铁木真千方百计地迎合后者,不仅以妻子的嫁妆相送,还甘为脱斡邻的养子,并搬出了父亲生前的交情。凭着奉承和情感勒索,铁木真终于获得脱斡邻的支持(实际上脱斡邻也认为铁木真值得栽培以共同对抗正在崛起的敌人乃蛮部),发动了针对蔑儿乞惕部的战役,横扫蔑儿乞惕部领地,并成功夺回了妻子。凭借对蔑儿乞惕部的战功、脱斡邻和克烈部的肯定,以及让追随者获得了丰富的战利品,1186年,铁木真在效忠者的推举下,成为了博尔济吉特部的可汗。
成吉思汗的军事技能,作者在书中多有探讨。比如在与脱斡邻结盟并持续壮大队伍以后,铁木真大胆地创新军事组织形式,并在1206年后创造了万户制和怯薛军(精锐中的精锐,类似于拿破仑的老近卫军)这两个伟大创举。最开始,他按照不同的部族将追随者分成十三翼(营),鼓励队伍之间进行相互竞争,并以功绩而非社会等级选拔人才。这种创新展现了铁木真超高的组织和管理天赋,不仅使得军队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众多的高水平人才的加入,未来的军事奇才木华黎、速不台等人,都是在这个时期被擅长寻找人才的铁木真纳入麾下。在指挥战斗中,铁木真灵活地运用阵地战和游击战,让队伍快速地分散和重组,从而获得行动速度和局部人数上的相对优势,这证明了他的多才多艺和灵活多变。此外,铁木真还非常重视情报的作用,为此建立了强大的谍报系统,不仅在开战之前尽可能多地收集敌人的情报,还通过谍报系统散播谣言迷惑敌人。
对于成吉思汗的政治能力,作者不吝赞美之词地指出,无论成吉思汗的性格在很多方面都令人生厌,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政治奇才。成吉思汗不仅是屈指可数的军事战略大师,拥有最为高超的行政管理才能,而且知人善用,在解读心理上的能力举世无双,还拥有超凡的想象力,不仅构思出世界帝国的概念,还能通过透彻的思考预见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但在描述成吉思汗作为天生的统治者的同时,作者也指出,成吉思汗并非圣人,他残忍、报复心重、奸诈、口是心非、忘恩负义、病态的猜疑、偏执、愤怒,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构成了他人格中的负面特征。
由此,我们也得以认知到一个立体鲜明的成吉思汗的形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