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在读史的时候,总是喜欢对古人的行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尤其是喜欢对那些在历史上饮恨败北的人物评头论足,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和当前的环境中,对古人大放厥词,认为这不该,那不该,认为他们要么在性格上有弱点,要么在眼界上有局限,要目在策略上有失误,失去了大好的机会,从而铸成千古的遗憾。对于这种典型的事后诸葛的行为,我们也只能报以呵呵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典型的几例马后炮事件。
一、项羽不肯过江东
后人在提起项羽的时候,总是给予无尽的同情。后人纷纷指出,项羽应该回到江东,再拉起一支队伍,和刘邦干到底。其实,项羽比我们任何一个后人都清楚自己的现实遭遇,也比我们任何一个后人都明白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为什么呢?第一,天下苦战久矣,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就战火不止,好不容易天下一统,紧接着就是秦朝的暴政,修长城、修陵墓、戍边防匈奴、镇压六国残余势力、苛捐杂税从不停息,否则也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紧接着就是为推翻秦朝的全民战争,以楚国贵族为代表的项家势力逐渐成为反秦的主力。刘邦只是这一势力的其中一员。天下汹汹,反秦的浪潮此起彼伏,号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人的杰出代表项羽、刘邦最终推翻了秦朝。原以为终于可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不想接踵而来的就是项羽刘邦历时五年的楚汉争霸,此时,整个国家的资源都在长期的战乱中消耗殆尽,生产已经崩溃,在楚汉争霸的后期,无论是双方将士还是普通民众,都表现了浓郁的反战情绪。尤其是在项羽的形势变得较为严峻的时候,他手下的江东集团已经斗志全无,直到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时彻底丧失了战斗力。当年反秦兴楚是楚人的战斗信仰,这个信仰激励着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只要是推翻暴秦,为楚人报仇雪恨,他们就心满意足,至于是楚人刘邦还是楚人项羽来坐天下,他们并不关心,因此当原来的一致对外,变成了楚人自己内部的争斗的时候,失去战斗信仰的楚人立马就没有了先前的韧性和顽强。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即使回到了江东,一来无法给失去子弟的江东父老有一个交代,二来也不会有人再站出来帮助项羽去攻打同是楚人的刘邦。穷途末路,英雄凋敝,乌江自刎,是项羽最正确也是唯一的选择。
二、袁绍贸然攻曹操
三国初期北方霸主袁绍贸然出兵攻打曹操,结果在官渡之战中一败涂地,不仅失去了优势地位,甚至连生命也受到了影响。后人在评说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同情直言敢谏的田丰,认为田丰不赞成出兵的建议无比正确,而执意出兵的袁绍是志大才疏,好谋而少决,且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回顾这段历史,其实袁绍在此时出兵攻击曹操是很合适的,也是很必要的。因为从实力对比上看,袁绍可以碾压曹操,但是从两方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袁绍的发展进度反倒不如曹操。曹操广纳贤才,兴兵屯田,实行十分先进的建设兵团制度,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和粮食产量飞速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田丰说的,长期坚守不出,放任曹操发展,那么两方的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小。因此,果断出击,将曹操扼杀在摇篮里才是上策。至于官渡之战的失败,实在是个偶然因素,如果不是许攸反水,曹操想反败为胜实在是机会渺茫。
三、苻坚执意灭东晋
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号称)进攻只有八万兵力的东晋,双方在淝水一线展开攻势,结果前秦军队兵败如山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输得一塌糊涂,一个被给予统一天下厚望的前秦政权顷刻间土崩瓦解,两年后,一代枭雄大秦天王苻坚也被自己的手下叛将姚苌所杀。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人们同样像同情田丰一样去同情王猛,认为王猛临死前对苻坚的忠告,不要攻打东晋无比正确。而对违背王猛遗言的苻坚提出批评,认为苻坚一意孤行,穷兵黩武,结果兵拜国破。其实,当苻坚统一北方的时候,国内形势并不是很稳定,归附到大秦政权下的鲜卑、匈奴等外族势力,并没有和执政的氐人建立起稳固的民族统一战线,看似一个统一的政权,实则各怀鬼胎,暗流涌动。这种情形,王蒙很明白,其实苻坚又何尝不明白?但是建立起统一的民族统一战线谈何容易,尤其是在封建中古时期,长期的文化熏染和教育固然可以对建立稳固的民族统一战线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个自身文化系统尚且不发达的游牧民族来说,要想靠文化来感化其他游牧民族,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可能,那么对于一个急于在历史上建功立业的雄心帝王来说,时效性太差,他等不及。那么只有采用第二种方法,即继续深入扩大氐人政权的实力,实现全国统一,靠实力来碾压那些心存异志的外族力量。
反观当时的东晋,世家大族架空皇族,整个社会腐化堕落,刚出山的谢安还没有在政治上展现出才华,可以让前秦忌惮的卓越人才凤毛麟角,而前秦却资源充沛、兵多将广,整体实力碾压东晋。因此苻坚的伐晋决策虽然有一定的后患风险,但远没有王猛说的那样是大错特错。
对于淝水之战的失利,并不是错误的战略导致的,那只是战术上的失误。战术的失误并不能说明战略的错误。如果历史再给苻坚一次机会,我想他依旧会挥鞭南下,直捣建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