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遗容。融谓使者曰:“戴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
孔文举即孔融,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世孙,东汉灵帝时,以出身高门,被推举到朝廷做官,后为北海太守,代领青州刺史。
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绍骚扰青州,围城甚急。
但孔融一点都不紧张,开卷读书,一如往日。有的人在危情下不着急,是因为早就想好应对办法了;孔融的厉害就在于,在根本不知道怎么退敌的前提下,仍能做到谈笑风生。
有人说了:这不是个傻子吗?
这样说多少有点过分了,你让我们的文学家孔融怎么着呢?总不能求全责备,指望一代文宗还是个军政高手。我们应该谴责的是袁绍袁本初,就会捏软柿子。
还好,陷城前,孔融逃了出来。
三国时代,是权谋的时代。对于孔融来说,大约是很难应对的,哪怕他的智商非常高。
还是说小时候的一件事吧。孔融十岁时,跟父亲到首都洛阳。当时,能被重臣名士李膺接见,被称为“登龙门”,难度是非常大的。
但小孩孔融不管这些,他一个人来到李府门前,对看门的说: “我是你家主人的亲戚,快去通禀一声吧!
看门的见是个孩子,似乎不像在撒谎,便通禀给李膺。
入府后,望着孔融,李膺有些愣神: "孩子,你有没有搞错?我好像不认识你啊,你跟我有什么亲?"
孔融说: “我的先祖孔子曾拜您的先祖老子为师,所以我们是世交啊!”
李膺和周围的宾客互相看看,知道这孩子原来是孔子的后代。李庸很高兴,热情地款待了孔融。正在这时,一名叫陈韪的官员来了,有宾客悄悄把孔融刚才说的话转述给陈匙,陈大人听后矜持地摇摇头,说: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就出色!"
孔融一直支棱着耳朵呢,马上转头应答,道: “想必您小时候定很聪明。”
陈韪顿时一脑门汗,李膺和宾客放声大笑。
接着说跑出青州的孔融。他带着家眷,一口气逃到了天子所在的许昌。
许昌的中心人物自然是曹操。但孔融不那么认为。他是孔子的后代,“建安七子”的领袖,又好为人师,所以没多久,他的寓所,就成了许昌最热闹的沙龙,每天都聚着一大批人,讲谈文学,品评人物,议论政治,推荐新人。
曹操有点烦。
曹操和孔融之间是互相轻视的。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曹孟德不在乎;七子的首领,曹孟德不承认,那是他儿子曹丕的看法。孔融写的东西,让曹操不屑。
当然,对于曹操,孔融更看不上,这里面不仅包括曹操的出身,还包括曹操的为人。
许昌时代,孔融对曹操的政治多有责难,比如他反对曹操禁酒。
东汉末年以来,世事纷纷,人们多以酗酒为乐或自我麻醉,荒废工作,再加上酿酒浪费粮食,于是曹操欲颁布禁酒令,自然有他的道理(能否真正实施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面对曹操的政策,孔融公开反对,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酒禁书》,引经据典,大说喝酒的好处,写得气势磅礴。文章一出,孔融自己也很得意
在禁酒令中,曹操说酗酒会荒废政事,甚至有可能导致国家灭亡。
对此,孔融反问:古往今来,因美色而荒废政事直至亡国的也不少啊,难道因为有这样的事就得把男女之爱与婚姻废除了?
孔融的说法在逻辑上没问题,但仍是狡辩之理,所以后来曹丕在评论七子时说孔融的文章显犀利,但“理不胜辞"。
孔融还反对曹操恢复肉刑。
当时天下大乱,多生罪犯,曹操想恢复汉文帝时废除的包括宫刑、黥刑、刖刑等在内的肉刑,以示威慑。
孔融坚决反对。
孔融举了司马迁的例子。
此外,他还拿曹丞相寻开心。
在征袁绍的战斗中,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针对此事,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书信,大意是:“武王伐纣,获妲己而赐予弟弟周公。
曹操觉得无厘头,怎么来了这么一句?后来才发现是在讽刺自己和儿子。
多年来,对于孔融,曹操一直憋着气,又突然接到这么一封信,当时就气倒了。
除了最后一条,其余两条均是用正常的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无不妥;至于最后一条,虽有干涉曹家私生活的嫌疑,讽刺得比较损,但也不至于死罪。
让曹操憋着一口气的,不是孔融多次以书信形式责难当朝宰相,而是为什么我一有个风吹草动,你孔融就在一边窃窃私语,尤其一想到写这些书信时孔融那股自以为是的神色,他就更生气了。
这期间还发生了“称衡事件"。
喜欢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孔融,推荐了愤青祢衡,后者因受曹操怠慢,而在一次夜宴上当场嘲讽了曹操。后来,有人传言称衡的行为受到孔融的支持。曹操没对祢衡下手,而是把他打发去了南方刘表处。
曹操的目标是孔融。
他不担心孔融威胁自己的统治(当然很多人反对这个说法),他无法接受的仅仅是在首都有一个人,四海青年才俊皆以其为师;这个人的家里,每天宾客盈门,议论他曹丞相的活动,连自己的儿子找个姑娘也跳出来点评两句。
事儿麻烦了。
许昌是曹操的,也是孔融的,但归根结底是曹操的。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有人网罗孔融的罪名,当然也可以被认为是在曹操的指使下干的。于是,借此机会,曹操把孔融满门处死。
处死了?
对,处死了。在被逮捕之前,孔融听到了四条指责:
在北海为太守时,见皇室有难,招募兵丁,举动可疑;曾诽谤朝廷;虽为孔子之后,但不遵守礼仪,打扮不修边幅,嗜酒昏狂;曾口出狂言,说: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公然说,孩子的诞生,是父母情欲爆发的结果,所以当父母的没有恩于孩子。
最后一条一经公布,孔融便死定了。
“父母于子无思论”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孔子的后代孔融说的。
从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比后来嵇康的“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言论更极端。这句话直接否定了“孝”的意义,而在中国的古代,王朝多标榜“以孝治天下"。
也有另一种可能,孔融说这话是因为对险诈的世道与人心不古的失望。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孔融说了那句话, “大逆不道”的罪名便成立了。
这是曹操要的。孔融被关进监狱后,给许昌、洛阳和长安的知识界造成巨大震动,人心惶惶。
孔融的两个孩子却很平静。
他们还不到十岁,父亲被逮捕的那天,两个孩子在庭院里游戏如故。面对公差,孔融自言自语: “希望这罪行到我这儿就打住,不要连累了孩子!”
大儿子站起身来,对父亲说: “爹爹大人,您见到过从树上掉下来的鸟窝里还有完整的鸟蛋吗?"
看着两个孩子,孔融低下头。
再抬头时,孔融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果然,孔融入狱没两天,两个孩子也被逮捕了。
孔融死前写下一首《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野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好一个“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孔融作品的文学性虽一般,但毕竟学问和名气很大,被认为是建安时代的一代宗师。
生不逢时,生不逢时!这是对孔融悲剧的最大感怀。“负其高气.
志在清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这是历史的评价
若在清平的治世,孔融想必会干得更好;但逢三国乱世,并无政治、军事与谋略之长的他,在不与当权者合作的同时,又喜欢坐在一旁议论时政,自然不为曹操所容。
说到底,孔融之死是性格酿成的悲剧。
这危险的性格来自曹操,更来自孔融自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