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天蒙蒙亮,青龙满族自治县平方子乡平方子村村民高玉就骑上了电动自行车,往村西的那片山地阳坡赶。

20多分钟后,他到达了山脚,抬头望去,阳光已从山顶洒下来,照亮的是一个作业路宽敞、运输车轨道遍布、一排排苹果树规划整齐的现代种植园。

69岁的高玉已经在家门口的辉硕家庭农场干了3年多,他对这份工作很是满意,“基本全年都有活计,从施肥、剪枝到摘苹果,咱这一年的收入稳稳当当的。”

10月下旬正是苹果丰收季,园内陡坡上,连排种植的苹果树让深秋的大山生机勃勃,枝丫上挂满的苹果个个熟透,艳得像晚霞绕在树梢,映得正在山间采摘的村民们脸庞红彤彤的。

“最忙的时候,一天得有上百人在摘苹果呢,附近村的都来。”高玉说,当天他负责开动山地单轨车,一筐筐地在陡坡间运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轻松搬运苹果的单轨山地运输车。

老高从筐中拾起一个苹果,果子红艳艳的,个头也大,他神情骄傲,“瞧咱这水土种出的苹果,忒漂亮!自打乡里有了这个果园,咱也懂了绿色农业的好,从前哪想到苹果都能按个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片红”富士个头大,形状饱满。

“我们的苹果,有先进技术支持,走的是纯绿色食品、高端品质的路子。”农场负责人高辉介绍:“加上这里自然条件特别优越,口感尤其好,去年,我们12个一箱的富士苹果在市场上卖到100多元,一箱王林要120多元,还都供不应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高辉说,他们能在青龙大山间找准了通往高端市场的路子,是不断尝试、坚持,并得到了很多支持的结果。

2016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高辉回到了平方子村,看着村西的大片山坡仍是荒山的模样,丝毫没有被利用上,他便有了返村创业、给家乡带来增收途径的想法。

得到乡里支持后,高辉承包流转了近500亩山地。经过考察,这里山场面积阔、坡度陡,虽不适合粮食种植,但全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片麻岩偏酸性沙质土壤的通透性好,十分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和果子糖分积累,于是,他决定开发成苹果种植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园为附近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打定主意后,心里开始琢磨,市场上不缺一般的产品啊,怎么才能提高苹果的价值?我想就着‘人有我优’,靠科技种植出高品质、有特色的绿色果品。”高辉说干就干,创园之初,先去往全国各地的果研所学习引进技术。不久,在河北省农科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山东省烟台果研所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技术支持下,果园在选择苗木、培植优种、科学管理和绿色管控上下功夫,逐步走上了科学规范种植轨道。如今,更是实现了水肥一体化,以及防虫、套袋、着色步骤上的生态科学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园出产的苹果,品质上乘,远销北京、广州等城市。

“咱当地的政策也给了很大支持,许多先进管理项目都实现了。”高辉说,两年前,乡里为果园申请了山地单轨运输车项目,现在轨道已全面铺开,解决了陡坡生长的苹果难以运输的问题。此外,山腰间建起的冷库,让园区储存能力达到了600吨,专业电商销售平台也逐步搭建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苹果存入有600吨储藏能力的冷库。

几年来,果园已培育出成年优质苹果树1.5万株。

2018年,辉硕农场被评为了省级示范农场;2020年,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21年,在全省的山地苹果鉴评大赛中,这里的“王林”苹果获得了“苹果王”称号,红富士苹果和维纳斯黄金苹果获得优质奖;2022年,农场产品又入选了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名单。

6年过去,昔日平方子村的这片荒山,已经成为了绿色满岭、果香阵阵的金牌农场,而这里的科技和品质进步还在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房子村昔日荒山,变身金牌农场。

在满山飘红的果品中,几棵树上的黄色果子格外显眼。“嫩黄的是改良后的黄香蕉,橙黄的是维纳斯黄金苹果,这些黄里带着一片红晕的,就是咱新种的王林品种,细脆无渣,我们还在尝试对口感进行提升。”高辉说:“眼下,果园的年均产量已能达到150万斤以上,稳销北京、广州等地,年产值500万元左右,还能给村民提供每年50万元左右的岗位工资。”

说话间,山岭上的村民们带着喜悦,忙碌于摘果、分拣、运输等工作中,在现代设备辅助下,各个环节都流畅、高速地运转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乡创业的果园创建人高辉对农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运入冷库前,很多苹果已经直接装箱,因为下树时,已有老客户迫不及待地发来了订单。精美的包装箱上,注册商标“燕坤”两字格外醒目,那是人们对果园带给家乡未来的憧憬——要让咱青龙的“金果子”走出燕山,成为被更多人认可的明星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宽敞的作业路,让农用车开到苹果树下。

全媒体记者:马卫庆 王鸽 刘双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