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耀坤

“仁”即是爱人,亦是被人所爱;社会上用爱凝聚起来的力量就是无敌的力量。“仁”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种伦理观念,是人们对于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伦理是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的行为关系,表现为显示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的特征。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对于行为进行判断。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在儒学开派的祖师——孔子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关于“仁”的观念,以后,孔子对“仁”的阐述丰富了它的内涵和提高了它的重要性。儒家的继承者们将“仁”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

孔子是第一个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义、智、勇、恭、宽、信等内容。他用“仁”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孔子的仁,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造福大众的仁。他“仁”的观念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儒家还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学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孔子“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的“仁”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某些定义和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仁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学习传统文化,要用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我们现代社会服务。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孔子对“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他这种“爱人”观点来自于周初“保民”、“敬民”的思想。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也可以说今天我们尊重人权的表达方式,几千年前,孔子提出“仁”的一系列观念,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性、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几百年之后,儒学大师孟子在继承孔子“仁”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学说,他把“仁”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幸福安康。

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把“仁政”学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孟子认为,即使是百里小国,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会归之而王。他对梁惠王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行仁政须落实到“省刑罚,薄税敛”,发展农业生产等要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德行教,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即使是坚甲利兵也能战而胜之。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武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评暴力,反对战争。这是儒家“仁政”学说的基本出发点。

“仁政”学说就是要重视人权,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从政治治理的实践和人的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儒家重视民生,主张满足人们求生存的基本物质欲求,并倡富民思想,强调先富后教,使民从善,然后政权得以稳固。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齐桓晋文之事》)儒家认为,民生是治国之本,民以食为天,衣食足,有恒产才有恒心,满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国家才能稳固而得到治理。

“仁”的学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它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它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它不是哲学意义上理性的体现,而是人的伦理观念,并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仁者无敌是缘于他们那种“爱人”的优秀品质,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重;没有敌人,只有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