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济,一个小人物,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但他背的锅,却创造了一个历史——在大街上,刺死了曹魏的第四任皇帝曹髦。
注意,是在大街之上,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
以往,我国也有很多杀皇帝的事情,例如东汉跋扈将军梁冀杀汉质帝刘缵,董卓杀汉少帝刘辩。但梁冀是趁着没人的时候毒杀,只有极少一部分知道。
董卓是先废了汉少帝刘辩,然后才派人毒杀。没有一个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成百上千人,直接干死皇帝。
只有成济这个傻帽这么干了。
事情的起因是,公元258年,司马昭平定淮南叛乱,回到洛阳之后,逼迫皇帝曹髦,陪自己演戏。让曹髦下诏,封自己为晋公,加九锡,设置晋国。
然后,司马昭装作坚辞不受。
不久之后,曹髦又被迫陪司马昭演戏,封其为晋公,加九锡,司马昭继续坚辞不受。
演了几次之后,曹髦发现,如果搞个三辞三让,魏国就要被司马家给篡了。
于是,260年五月初六晚上,曹髦召集了几百名死士,埋伏于宫中,准备在第二天上朝时,干掉司马昭。
但是,天不佑曹魏,这天夜里,突然下起了大雨,朝会被推迟了。如此一来,泄密就成了必然。
第二天,曹髦意识到大势已去,就把尚书王经、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等人,叫到了跟前,对其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出兵讨伐!”
王经劝说曹髦:“司马家掌权已久,宫中缺少宿卫,恐怕不行啊!”
但曹髦已经抱了必死决心,他把早已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道:“朕已决定,死又何惧!”
说罢,他又转身进入内宫,告知了太后。
王沈、王业趁此机会,跑到宫外,将其告诉了司马昭,临走之前,他们想拉王经同去,但王经没有听从。
司马昭听罢大惊,急令司马干领兵,围堵皇宫的南门(阊阖门),贾充领兵围堵皇宫的东门,不让曹髦出宫。但司马干领兵到达南门之后,却被守门的大舅子满长武拦住了:“此门进兵,没有先例。”
司马干只好又向东狂奔。这时,曹髦已经亲自拔剑登辇,率领几百人杀了出来,在皇宫东门口遇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及其部众。
曹髦左右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全被吓得落荒而逃。曹髦终于冲出皇宫,向着司马师的家杀了过去。但刚走几步,就遇到了贾充所率领的士兵。
曹髦大声喊道:“朕只讨伐有罪之人,敢有骚动抵抗者灭三族。”众将听罢,全都傻眼了,不敢应战,毕竟那是皇帝啊,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人,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和皇帝大战。
但是,大傻帽太子舍人成济却站了出来,询问贾充:“事情紧急,你说该怎么办?”贾充怒声答道:“司马公平时养活你们,正是为了今天,还有什么好问的!”
成济一听,顿时打了鸡血,抽出长矛,就把曹髦给捅了个透心凉,年仅19岁。司马昭闻讯,赶紧演戏,一下子倒在了地上,哀叹道:“天下人该怎么议论我啊!”
司马昭的叔叔司马孚,也赶紧跑到了事发现场,抱着曹髦的尸体痛哭道:“陛下被杀,都是我的罪过啊!”事后,司马昭又把百官召集了起来,询问对策。商量了半天,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司马昭又把尚书左仆射,三朝老臣陈泰拉到小房间里,低声问道:“玄伯,天下人该看待我啊?”
陈泰答道:“只有腰斩贾充,才能向天下人略表歉意。”司马昭说:“你再想一想,退一步的办法。”
陈泰说:“我只有比这更进一步的对策,没有退一步的办法。”说罢,吐血而亡。司马昭一声长叹,不愿意杀了贾充,因为如果这么干,以后就没人替自己卖命了。
他想来想去,只好把全部的错误,归咎于大傻帽成济,灭了成济的三族。
据《魏氏春秋》记载,成济兄弟不服,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但被射成了刺猬。没有向司马昭通报的尚书王经,以及南门守将满长武,也被司马昭全部斩杀。
王经临死之前,向受株连的母亲谢罪。王母却笑着说道:“人谁无死,正担心不能死得其所,大家同死,又有何遗憾。”
王经被斩之日,洛阳百姓,无不痛心。历史学家蔡东藩曾这样评价王经、成济二人:
王经报主甘从死,成济弑君亦受诛;等是身家遭绝灭,流芳遗臭两悬殊。
哎,这大概就是做人没有底线的下场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