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是人也”撕得很厉害,全民来上语文课。
网上呈现两个极端:“斯人”派占大多数,但“是人”派翻古籍课本,又是赫然印着“是人”。有人怀疑,我们这个世界的时间线被篡改过。
为什么有这样巨大而玄幻的反差?真的闹鬼了吗?

文/达文西

从声势上看,“斯人”派远占上风,但多数教材却是“是人”。我先提出推论:这个锅,以周星驰为代表的香港早期电影可能要背一背。

这个问题同样在我身上产生极大的分裂。如果我用家乡话(粤语)念,第一反应是“斯人”,但再用普通话读,却记得是“是人”。因为粤语里“斯”“是”发音相近,普通话却截然不同,舌头也有记忆。

众多网友韦编三绝,查得绝大多数古籍、教材里都是“是人”。我读书时用的是人教版,人教社已出面证明从无印过“斯人”。从这一点可以肯定,我学的就是“是人”。

但是,我问身边的朋友,结果却发生180度反转,绝大数人记得是“斯人”。也就是说,文字记录和大众记忆截然颠倒。

这就很好玩了,究竟是平行世界的神秘事件?还是曼德拉效应的心理学理论?还是大众传播的奇特现象?还是记忆本身就是虚幻?

言归正传,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锅星爷要背一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是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苏灿武功尽废,活成一堆烂泥。幸而当初显贵时,请过一个老乞丐到怡红院风流,想不到对方竟是前丐帮帮主。

老乞丐出现时,嘴里就念着这句,我调出原声和字幕,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这部电影拍于1992年,很快火过来,还是录像带,一份拷贝借来借去传着看。那时候娱乐少,港片港剧万人空巷,一个院子围着一台电视追剧,一部电影能反复看三四遍。台词画面特别入脑,小朋友见了面就飙周氏金句,当然也包括“斯人”这句。

那时我还没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还没学“是人”,“斯人”就先入脑了。

两年后,《破坏之王》火了,里面黄一飞扮演的茶餐厅老板耍“外卖仔”何金银时,又说了这句。

阿银:老板,下次再到那么远的地方,千万不要再叫我去了。有个斜坡那么斜,我差点骑不上去。
老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 这一次送去万华。

除了用“斯人”,“苦其心志”等语序还乱了。但真的搞笑啊,“斯人”再一次洗脑。

后来TVB一些古装剧,也屡见“斯人”。

“斯人”取代“是人”,起码在粤语里,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1、“斯”“是”同音异调,前者语感上还更顺;

2、“斯”“是”意思相近,容易混淆;

3、古诗文中“斯人”比“是人”多得多,容易串。

于是,好读、同义、更常见,在“天将降大任“这句里,“斯”逐渐取代“是”,并经由影视作品放大传播,挤占课堂记忆。

而在普通话里,即使“斯”“是”发音不同,但其他原因也相似,加上早期火爆的港产片对一代电影人和观众的影响,不敢说100%,但会是“斯人”这一大众记忆的重要来源。

我们再看看后来的影视剧,几乎清一色都是“斯人”。

“斯人”如此霸屏,可见这一版本的入脑入心。编剧也是人,肯定没少观摩早期港片,这些记忆会潜移默化并持续输出,反过来又增强群体记忆。“斯人”根本停不下来。而影视作品天然比教科书有娱乐性和传播性,“是人”更是打不过了。

由此可见,不是平行宇宙,也不是外星人动手脚,而是流行文化的力量,它通过链式反应加滴水穿石,渐渐抹平甚至偷换我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