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整个禅宗历史而言,其根本性的智慧主要凝聚在慧能的《坛经》之中。《坛经》在历史上有众多版本。但其中最早的版本为敦煌本,最流传的版本为宗宝本。宗宝本显然不是慧能一人的言说,而是禅宗历史上众多智者的言说。可以说,宗宝本《坛经》是禅宗历史集体智慧的结晶。此外,它在解释学上具有最广泛的接受史和效果史。

■ 文 | 彭富春

禅宗有别于一般的印度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基本教义相比,禅宗去掉了其神秘性和思辩性,成为了一种生活世界的智慧。不仅如此,禅宗也不同于一般中国的佛教。唯识宗主要深入细致地论述了人的意识如何产生和迷误,同时人又如何转识成智。天台宗倡导圆顿止观去体悟事物的即空即假即中,亦即圆融三谛。

华严宗则显示了觉悟者已经证悟的如来藏清净体。与它们不同,禅宗突显的是个体的心灵在瞬间中直接了悟自身的本性。此外,唯识等宗虽然是中国的佛教,但还具有浓郁的印度色彩。与之迥异,禅宗是中国对于印度佛教最具创造性解释后的独特产物。它融合了儒家道家的思想,适应了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思考和言说方式。因此,禅宗既是正统的佛教派别,也是典型的中国的智慧。

也正是如此,禅宗弥补了中国精神结构中的缺失,丰富了心灵的维度。在禅宗产生之后,中国思想的主干就是儒道禅三家。于是,不再是儒道互补,而是儒道禅互补。这才有人们所说的据于儒、依于道和逃于禅的存在方式。一个人可以同时兼修儒道禅三种,也可以只是专修其中之一。禅宗显然开辟了一个新的精神空间。人们不仅能够生存于世间之内,而且可以既在世间之内,又超出世间之外。其神奇之处在于,人能够即世间而超世间,以出世来入世。

但禅宗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禅定作为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之一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小乘和大乘的各种禅定法门均被研究和实践。但禅宗的真正的准备阶段是从南朝的达摩东来。作为禅宗的初祖,他突显了禅定在佛教修行中的特别作用。

不过,真正意义的禅宗是由唐朝的慧能创立的。正是他将禅作为禅定之禅变为了智慧之禅。禅由此不再是解脱的法门,而是存在的智慧。其后唐宋的禅宗发展为五家七宗,主要有临济和曹洞等。虽然它们在思想上也有所创新,但主要是在接引学人方面建立了自己的门庭施设。

同时,禅宗还相继出现了文字禅、默照禅、看话禅,其法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最值得重视的是,一方面,禅宗不仅吸收了儒道的思想,而且也包容了其他的佛教派别,由此出现了禅净双修、禅净密合一。另一方面,禅渗透到人的整个生活世界和精神领域,影响到人的方方面面。

但就整个禅宗历史而言,其根本性的智慧主要凝聚在慧能的《坛经》之中。《坛经》在历史上有众多版本。但其中最早的版本为敦煌本,最流传的版本为宗宝本。宗宝本显然不是慧能一人的言说,而是禅宗历史上众多智者的言说。可以说,宗宝本《坛经》是禅宗历史集体智慧的结晶。此外,它在解释学上具有最广泛的接受史和效果史。

本文作者系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