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官渡的王垕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王垕是个管粮仓的小吏。

官渡之战,曹操找孙策借了十万斛粮食,兵多粮少,眼看粮食还是不够。怎么办?

于是曹操和王垕商议:

--咱把大斛改成小斛分粮。

--如果士兵们抱怨,怎么办呢?

--我自有办法。

调控之后,操叫人私下探听,士兵皆言:丞相欺众。

于是,操密召王垕:

--我借你一个东西,千万不要吝啬啊!

--什么东西?

--借你人头一用。

刀斧手一刀拿下,斩首示众,出榜晓示:“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曹操大斛改小斛这做法,按今天的说法,叫调控。

后来,干掉王垕,叫纠偏。

2、长安东市的晁错

晁错是被腰斩在长安东市的。

斩得很突然。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

当日,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

晁错被腰斩的的直接原因是“七王之乱”。

七王之乱,是因为晁错强行削藩。

晁错的《削藩策》说: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景帝对于削藩是支持的,于是动手。

削藩令下达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

随即,窦婴、袁盎建议景帝杀掉晁错,恢复诸侯封地,这样就能平定叛乱。

对这一建议, “景帝默然良久” ,最终决定牺牲晁错。

景帝默然良久是有原因的。在他当太子的时候,晁错就长期的陪伴、教导太子。亦臣亦师亦友。

饶是如此,该牺牲时还是要牺牲。

当景帝的大政方针受到强大的阻力,以至于影响统治稳固的时候,晁错是大概率要被摆上祭坛的。

对此,太史公的评语是:

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3、两则通知

网传一份《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关于支持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文件上面还打着“内部”两字,可是全网都是,看来要不是伪造的,要不就是泄密了。

不过通读全文,措辞严谨,内容详实。

救市十六条,措施具体,对症下药,应该不是伪造的。

其中第二章标题为: 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

其下,第八条: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

其中,有以下内容:

“对于商业银行按照本通知要求,自本通知之日起半年内,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对债务新老划断后的承贷主体按照和合格借贷主体管理。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重复一下:

“……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22个月之前,2021年12月31日,也有一则通知。

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这则《通知》俗称贷款集中度两道红线:通知分五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根据不同银行,分为五档管理。

当时的通知还规定:

超出2个百分点以内的,需自通知实施之日(2021年1月1日)起2年内完成调整。

眼下,还调整不调整?该怎么执行?

最后

22个月之前的《通知》代表了一种方向,这一次的《通知》代表了另一种方向。

两个文件的出发点一样: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但在没有博弈和制衡的环境中,就不存在趋稳的中间状态,只有一边倒。所谓“层层加码”,来源于此。

层层加码,是造成螺旋效、甚至违反常识的现象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

比如,X县的市场监督局,因为店员晚说扫码就封别人店铺。X市的市监局,因为店主睡觉不戴口罩开出黄牌。

防疫工作这么久了,“层层加码”背后的原因我们大概都能了解。

作为行政主管单位,他们这样做,是因为“避责”。

“避责”,是因为他们也要工作,也要吃饭。

从这个层面来说,搞房地产和金融的,和搞防疫工作的,没什么区别。

都是为了吃饭,都是为了吃口好的,理解万岁。

只是,从历史来看,也许一大群王垕和晁错正在路上狂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