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强调

心血管疾病对健康的「危害性」

那怎样能远离心血管疾病呢?

事实上,心血管疾病

预防重于治疗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及早对一些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改变,能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危害性。

生活上做好这3点,对改善心血管健康有很大帮助哦。

1、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心脏健康极为重要。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慢跑、快走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改良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均衡

少用煎、炸、烤的烹饪方式,减少钠盐摄入量,尽量避免食用富含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红肉、加工红肉类、甜味饮料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饭至七八成饱即可,不要暴饮暴食。

* 饮食营养可以参考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戒除不良习惯

如戒烟戒酒,不要久坐、久站,避免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这些对于改善心血管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有「三高」疾病的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要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01 规范使用降压药

治疗高血压是一场持久战,一定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用药,并且定期做好血压监测。

02 控制血糖

高血糖会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细胞功能缺陷,使糖代谢异常加重,最终可能发展成真正的糖尿病。因此出现高血糖要及早干预,不能等到血糖升高危及生命才进行治疗。

03 消除血脂异常隐患

血脂异常是引发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危险因素。轻度血脂异常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纠正,但对于血脂明显异常,尤其是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人,要及时给予药物干预。平时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关注我,了解更多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