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2日16时20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个节气——小雪。这也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白昼的时间不足十小时,我们将在漫漫长夜中等待冬天的第一场雪。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此时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雪量还不大,故称小雪。

历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此时,虽然开始下雪,但一般雪量较小,且夜冻昼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四节气“小雪”与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意义不同,它表示降雪起始的时间和程度,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

气象学上“小雪”,指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近60年气象资料显示,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气一致,武汉平均初雪日一般出现12月中旬,“小雪”之前下了初雪的只有10年。

武汉历史上最早初雪是1978年10月27日,新世纪来,最早初雪出现在2009年11月15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雪,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2016年冬季第一场雪正赶上“小雪”节气光临武汉,当天平均气温为-0.6℃,成为1978年来同期最冷一天。

而今年的“小雪”节气,市民也将在凄风冷雨中度过,预计低温也在10℃左右,可谓“寒意绵绵”。

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此时彩虹悄悄隐去,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失去生机,冬天真正到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虹藏不见”是说在小雪节气时,人们看不到彩虹了。“天气上升地气下降”是说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没有了冷暖干湿的交融,降水相对较少。

“闭塞而成冬”是古人认为,到了初冬天之气和地之气完全中断了往来,尤其是地气钻入地下,导致天地不通,一切都好像进入了冬眠。正是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封田,大雪封船。

可见,小雪三候,真是体现了天与地,阴与阳,各走各的路。

尽管如此,小雪依然是二十四节气中常为人们念叨的节气,不少父母将孩子小名叫小雪。取其小巧可爱,冰清玉洁,却不全然是冷酷严寒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小雪有关的诗歌,也常是温情胜于苦寒。有时是“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的发现,有时是“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的感悟,亦或是“小雪初晴,画舫明月,强饮未眠”的思念,或者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释然……

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那首老歌:你那里下雪了吗,面对寒冷你怕不怕,可有炉火温暖你的手,可有微笑填满你的家;你那里下雪了吗,面对孤独你怕不怕,想不想听我说句贴心话……

小雪是小雪,还有记忆中的温暖和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那首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段高亢的天籁之音,一个热烈奔放的年代,整整20年了,初心如雪,洁白如新。

所以,当提笔要写小雪时,小雪,真不是天寒地冻,不是琼芳碎坠,还有风、花、雪、月俱齐的难得,有“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的默守。

一片雪落,一念冬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