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世界上危害最重的疾病之一,我国是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国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急剧增加,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有密切关系,所以加强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对防止心、脑、肾并发症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做好健康宣教

由于老年人思想比较固执,保守, 所以帮助老年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进行宣教,使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及防治的重大意义。

老年人的高血压有明显的特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较多见,脉压差较大,血压波动较大,尤其收缩压随着情绪变化而波动较明显。因此,除适当服用镇静药外,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告诉病人如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时可以诱发血压升高,嘱病人应保持情绪放松,稳定,对能引起不快的人或事可采取回避的应对方法,病人家属对病人也应给予理解、宽容和安慰,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

随着医学的发展,使高血压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血压降到正常水平,更要注重靶器官,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老年高血压降压目标应 140/90mmHg,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应130/80mmHg,此外,对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应避免舒张压过度下降及脉压过大。老年人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较卧位下降20mmHg,有些人容易发生晕厥,所以老年人卧位起床时动作不宜过大,一般先慢慢坐起后再站立,久病卧床者也不要突然站立过久,需要慢慢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鉴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特点,在其患病期间应重在指导病人正确用药,观察血压变化,从而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如血压过高得不到控制往往可以累及心、脑、肾而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选择有效地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首选。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时,要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有些降压药物服后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服用利尿剂后,尿量增加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压降得过低易致脑供血不足,严重可引起血栓形成。所以必须注意观察病人应用降压药物的反应, 指导病人及家属如何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 向病人讲解治疗高血压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应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不要随便停药或增减药量,这样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建议病人购买血压计自测血压,指导病人做好家庭血压监测,一般建议每周测三次,一天两次,取平均值,如血压波动大,可每 天测量,若血压平稳时,可减少测量次数:测量血压 的部位为右上肢肱动脉处,因为自测血压比医生测血压更能正确地判断病人的实际血压水平,可靠地反映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及预测预后,自测血压还能增强病人对疾病的处理和参与意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也是我们做好高血压预防的一个重要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培养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因为高血压病的病残率较其他疾病高很多,大量的临床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不是单纯的血液动力学异常,超过80%的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都合并有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所以,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日常生活中戒烟,禁止酗酒,避免肥胖,限制钠盐的摄入, 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这些都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预防心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虽然高血压是一个很难彻底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并可预防或延缓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 因此,高血压患者遵循自我保健计划格外重要,它可最终达到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码字不易,请帮忙点个关注再加个赞吧。

关注“医务工作者小贾”,更多健康知识轻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