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北宋,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寇准、包拯、范仲淹、王安石这类人物,他们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实在宋朝建立初期,也有一位颇受后代人推崇的大臣,他就是曹彬。

曹彬出生于真定,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和三国名将赵云可以算是老乡。曹彬年轻的时候还是后周时期,他的伯母是后周太祖郭威的贵妃。作为皇亲国戚,曹彬对待同僚甚至下属却十分谦逊,从不以国舅的身份自居。有一次,曹彬担任晋州兵马都监,穿着朴素的衣服和主帅的宾客们环坐在野外。一个附近州县的守将前来递交文书,因为不认识曹彬,就问这些人谁是曹都监。有人指着坐在地上的人说就是他,守将根本不信,笑着说哪里有国戚近臣穿着素衣坐在野外的,后来得知此人真的是曹彬,十分羞愧。

宋朝时期,曹彬作为主将平定南唐后凯旋回师,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一般人早就飘起来了,但曹彬在入宫请见时,名帖上自称“奉令到江南办事回来”,态度十分谦虚。当初曹彬奉命总领出征军队,宋太祖承诺事成后封他为使相,就是挂着宰相头衔的大将,这在宋朝是个有着极高荣誉的称号。此时南唐已经平定,副帅潘美向他道贺,但曹彬谦虚的说北汉还没有被平定,自己立功还不够,没资格担任使相。大军回师后,太祖接见曹彬,称北汉尚未平定,使相之位还需稍待。潘美听后忍不住笑出声来,太祖问他为何发笑,潘美不敢隐瞒,就将曹彬对他说的话如实告知太祖,太祖听后大笑,于是重重赏赐了曹彬。曹彬退出后说“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也不过钱多而已”。

身为近臣,曹彬为人还十分廉洁自持。早在后周年间,曹彬奉命出使吴越国,将吴越人赠送他的礼物全部上交朝廷。后周世宗一定要他收下,曹彬只得遵命,回去后却将礼物全部分送亲信旧部,自己不留一分。

之前,太祖在后周朝统领禁军,权势颇重,曹彬却没有刻意与他结交,非公事绝不上门拜访,群居宴会,他也很少参预,因此很受太祖的敬重。后来太祖称帝,将曹彬召到京城,假装责备他说:“之前我刻意与你亲近,你却为何要疏远我?”曹彬听后大惊,立即叩头回答说:“我当时身为皇室的近亲,又担任内职,虽然恪尽职守却战战兢兢,担心有什么过错,又怎么敢擅自结交朝廷重臣呢?”太祖听后大为感动,自此对他更加器重。也正因为如此,太祖即位后,对很多与后周皇室有关系的文官武将十分忌惮,却依然放心的重用曹彬。

曹彬能征善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绝不蛮干,而是善于招抚,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征讨后蜀时,曹彬被任命为副将,跟随大将刘廷让由归州路进军。当时宋军一路长驱直入,接连攻克峡中诸州郡,将领们都打算屠城以显示兵威,只有曹彬严令部下不得滥杀无辜,因此所到之处都感悦听命。平定后蜀后,另一路军主帅王全斌等人自恃功劳甚大,放纵部下胡作非为,蜀人深受其害,终于导致叛乱。曹彬率部出击,在新繁大破叛军,最终平定蜀乱。

大军回京城时,很多将领趁机劫夺女人、财物带回,只有曹彬的行李中只有图书衣物而已。而曹彬廉洁自持的表现也让太祖十分欣慰,在将王全斌等人以贪赃枉法、擅自诛杀降兵治罪后,却偏偏重赏了曹彬,并给他加官进爵。

征讨南唐时,曹彬作为主将兵临城下。但在围城时,曹彬屡次命大军暂缓进攻,希望南唐主李煜能主动投降,以减少人员伤亡,并告诫部下入城后不得妄杀一人。城破后,李煜率群臣前往曹彬的军营门前请罪,曹彬对待他很有礼貌,南唐君臣因此大宋心悦诚服。

直到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征讨大理国,当时的汉人幕僚姚枢就用曹彬征讨南唐时不滥杀无辜予以劝谏,忽必烈深受触动,在平定大理后果然对俘虏给予优待,大理的君臣百姓因此得以保全。

曹彬对于时局还很有前瞻性。宋太宗即位后,打算亲征北汉。因为之前后周世宗和宋太祖数次征讨北汉都以失败告终,太宗对此心有余悸,就向曹彬咨询意见。曹彬为太宗详细分析了局势,认为如今大宋的实力已今非昔比,平灭北汉定能成功,太宗大喜,自此坚定了北伐的信念。后来,曹彬跟随太宗北征,果然迅速平定北汉,太宗因此对他也十分钦佩。

但人无完人,作为一位名将,曹彬的一生也有个很大的败笔,那就是岐沟关之战。986年,有人上书太宗,称此时契丹主年幼,母后专权,应趁其政局不稳时前去讨伐,以收复幽州等失地。太宗信以为真,于是命五十五岁的曹彬与大将田重进、潘美各自率部分别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大举征讨契丹。刚开始,曹彬的军队进展迅速,顺利攻克涿州,并挫败了前来救援的契丹军队。

但不久因为粮草耗尽,曹彬被迫退到雄州等待补给。太宗听说后,觉得这样以来士气必定受到影响,而且契丹人也一定会趁机集结,于是告诫曹彬不要再继续进军了,而是留在雄州养精蓄锐,等到潘美、田重进的军队完成各自的战略目标后,到时三路大军会合,再一起进取幽州。

实事求是的说,太宗这一计划也算是临机应变的好办法,如果按照此计划执行,就算不能顺利攻占幽州,也不至于惨败。但事与愿违,当时曹彬的手下诸将听说潘美、田重进的军队都攻城略地,累建功勋,而作为主力的他们却只能留在原地待命,很是不满,就极力怂恿曹彬同意他们尽快出兵。曹彬不得已,只好率军再次进攻涿州。

但此时契丹的援军已经到达,而曹彬的军队再次出现粮草耗尽的问题。士卒们打仗没有饭吃,军心日益涣散,曹彬被迫仓促退兵,在岐沟关被契丹人追上。宋军毫无战心,被契丹人打的大溃,伤亡惨重。太宗见主力战败,担心士气受损,只得下令其他诸军也立即班师,北征行动因此宣告失败,而曹彬也因战败之罪被罢职。

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的战败并不能说明什么。作为一代名臣,他的谦逊、廉洁、谨慎自持、不滥杀等优秀品质仍然值得后人赞许。到了清朝,曹彬的塑像还被请到太庙中,成为四十一位陪臣之一,与历代帝王共享皇家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