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各种志怪传说,也衍生出各种图腾,而瑞兽就是其中的一类。
传说天下太平祥和、百姓安居乐业之时,或是有大圣人出现时,便会有神兽现身。因为神兽总是与这些美好的意象相伴,所以被人们称为“瑞兽”。

不同的瑞兽所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例如我们常说“龙凤呈祥”,但龙自古便是皇权的象征,亦有权贵、吉祥和成功的寓意,而凤当然是指百鸟之王凤凰,古代常常用它来表示祥瑞,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亦象征后妃。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自然不可能只有龙凤两种瑞兽。今天就来简单盘点一下吧!

一、瑞兽狮子

我们先从比较熟悉的讲起。
相信大家都曾在古建筑门口见过狮子的雕塑,大多数情况下,是成双出现的。
我们以故宫太和门前的一对明代铜狮为例,它也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的一对铜狮,每只铜狮的高度都达到2.4米,高贵雄伟。
东侧的那只铜狮庄穆威严,右足脚下踏着绣球;而另一只位于西侧的铜狮则神情专注,左足轻抚幼狮。
不难辨认出,东侧踏绣球的为雄狮,西侧踩幼狮的是雌狮。

事实上,大多数成双出现的铜狮都遵循这个规则,我们可根据这一点来分辨雌雄铜狮。
说起狮子,你知道吗,其实它是由狻猊演变而来的。
东汉时期,西域进贡狮子,当时名为”师子“。《汉书·西域传上》记载:”乌戈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颜师古注云:”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

晋朝时的郭璞也多次在批注中佐证这点。《穆天子传》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郭璞注:“狻猊,狮子。亦食虎豹。”《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
及至到了隋唐,”师子“变成”狮子“,明清时期认识趋于统一。
那么狻猊又是何许物也?龙生九子,狻猊为第五子,相传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喜欢烟火,常被用来装饰香炉脚部。因为常在寺庙内听禅,耐心打动了佛祖,收其为坐骑。

总之,在人们心中,狮子是镇宅挡煞、招财祥瑞的化身,因此无论是故宫还是公司、商场、银行,我们都经常见到铜狮坐镇,威风凛凛,英姿勃勃,威猛霸气。

二、瑞兽麒麟

麒麟与貔貅、凤、龙、龟并称为"五灵",其为"五灵"之首。主体形象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猪尾于一身,博采众家之美。
不仅外形集众家之长,在传说中,麒麟还是“仁兽”的代表,具有高尚的品德。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具有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
且在传说中,孔子与麒麟缘分颇深,遇麟而生,又见麟而死。可能正因如此,麒麟与儒家文化关系十分密切,被寄予了贤明圣君的政治想象。

相传,麒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或“王者至仁则出”,它的出现被认为是圣王之“嘉瑞”。
明成祖永乐大帝曾收到进贡的麒麟,龙颜大悦,立刻命令沈度写了一篇《瑞应麒麟颂》,又下令宫廷画师画下进献麒麟场景,并将《瑞应麒麟颂》抄在图卷上。

在传统文化中,麒麟代表的是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但由于和皇权的紧密联系,又被视为权威的象征。
与狮子主镇宅挡煞不同,麒麟可以说是“万金油”的存在,无论是求财求福求嗣求寿,都可以请麒麟护佑。

三、瑞兽貔貅

貔貅,龙生九子第九子,别称“辟邪、天禄、百解”,俗称“貔大虎”。
据资料记载,貔貅身形如虎豹,首尾似龙状,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且头生一角并后仰。
在古时是分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常见形象以一角为主。

貔貅的造型神态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更替,但是其本质特色却始终未变:貔貅有嘴无肛,能吞万物而不泄,纳食四方只进不出,可招财聚宝。
因此在人们心中,貔貅也是聚财的象征,广纳四方之财,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瑞兽。

四、瑞兽獬豸

獬豸,又称任法兽,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瑞兽,相传形似羊,黑毛,四足,头上有独角,善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因而也称“直辨兽”,“触邪”。
獬豸的外形有点像麒麟,双目有神,头上长着一只角,威风凛凛,极有威严。

因为它是一种非常聪敏的神兽,能够听懂人言洞察人性,可以辨别忠奸善恶,是公正严明的象征,代表执法公正,所以在古代,掌管司法的官员所戴的帽子便称为“獬豸冠”,取其公平公正之意。

五、瑞兽龟

虽然龟在现在的语境中不见得是夸赞,但从其位于“五灵”之一,可见在古代的地位之高。
龟壳纹理密布,古人认为里面暗藏玄机,因而使用龟壳进行占卜,龟在人们的心中也是神秘而富有丰富内涵的生物。

另一方面,由于龟寿命较长,历来都是长寿的象征。人们也希望借龟来表达对长寿的美好期望,因此将龟列为“五灵”之一,位列瑞兽之名。

中华文明璀璨纷呈,瑞兽文化丰富多彩,对瑞兽的崇拜表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平安、幸福的渴望,反映了人们祈求安康、富足的朴素心愿。

当然,瑞兽远不止上文中提到的这几种,但出于篇幅原因就不展开赘述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下期我们再接着聊一些比较生僻远古的瑞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