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看我,我就是你们塑造出来的神童,可是我一点都不开心”。

在一九九八年,十九岁时就是中科大老师的宁铂在一次电视节目上,抢走了主持人的话筒,当场质疑“神童”的教育,现场气氛一度尴尬。

他流着眼泪说:“如果人生有来世,如果再让我回到童年,我这一辈子我再也不进少年班,我做个正常的孩子,去打游戏,去和小朋友玩,去有初恋,去调皮,去过我想过的日子。”

假如你是一位父母,又希望自己的子女是神童,能够进入“少年班”、“天才班”,那么这篇文章就值得你去深读深思。

童年早慧

宁铂,1965年生于江西赣州一个平凡的家庭里。家里老辈大部分都是有学问的,从几个月大,奶奶就把小宁铂捧在怀里,用他那纤细的手指,一个一个地指着字去读。

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他很快就表现出了自己的天赋。

2岁就能背诵几十首古诗词;3岁的时候,他能数出从1到100的数字,会做一些简单的乘法和加法;到了4岁,他就会写400多个汉字,会写诗词;5岁之前,把家里的医书都读完了,还会给人开方子;他父亲酷爱下棋,他读完了所有的棋谱,已经在县城里找不到对手。

13岁的时候,父亲的好友江西冶金学院的老师倪霖发现了小宁铂的天赋 ,并给副总理写了长达10页的推荐信。副总理批复 :“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

这直接改变了小宁铂的人生轨迹 。

少年得意

中国的青年班是在1978年开始的,这个概念是由李政道提出的,在那个技术人员缺乏的时代,这个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培养出有天赋的人。当时,少年班招收的都是有天赋的孩子,这个模式曾经在中国很多大学里都有。

1978年,中科大正式设立了“少年班”,并向全国范围内招收宁铂等有天赋的孩子。

宁铂也不负众望,在经历了重重考验之后,被中科大学正式录取,成了当时那一批二十几位学生之一 。

小宁铂进入大学后,副总理曾找他下过棋 ,小宁铂都赢了。

两盘棋下完,副总理哈哈大笑,一巴掌拍在宁铂的肩膀上: “前途无量。”宁铂的名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宁铂在中科大的一年里,在二十多个同学中,他的学习成绩始终是前面的。

这也让“神童”这个称号在媒体上变得更加有名气了。

宁铂原来宁静的学习习惯被打破了 ,他很不适应 ,因此去找老师倾诉烦恼 。

“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被人注意就是证明你有这个能力 。”老师只是这样简单地安慰了宁铂。

但宁铂却变得越来越烦躁 ,压力也越来越大 。

初遇挫折

大二这年,宁铂又遇到了一次重要的选择 。

本来他是想学习天文学 ,但由于中科大没有这个课程 ,他就想去南大学习 。

但学校不愿意让这个明星学生离开 ,就拒绝了他的申请, 并要求他学习当时热门的物理学 。

但宁铂不仅不喜欢物理 ,而且在物理的学习上也没有什么优势,但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他只能妥协 。

似乎大家觉得天才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是没问题的 。

那时候的宁铂就在想:假如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所谓的“明星”、“天才”、“神童”之类的头衔,又会是怎样的?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失望的神情,想起了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不满,心中顿时升起了一丝恐惧。

果不其然,在物理学习的一次考试中,宁铂只拿到了中等成绩 。

结果一出,宁铂就发现,身边的人对自己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虽然没有说话,但宁铂却能感受到,那是一种“宁铂,你不行了”的目光。

宁铂开始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偏激,在课堂上他还敢和老师对着干,以此来证明他还是一个天才。

宁博对自己的生活有些失望,他再次向自己的父母提出了转学的要求,但他们的父母只说了一句“你就应该活出别人所期望的样子 ”,这让他再次陷入了绝望。

光环不在

快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了,许多学生已经在准备考研究生了。宁铂别无选择,也开始做准备,但在临考之前,宁铂还是决定不考了,因为他说自己还没做好准备。

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怀疑,可后面的两次,宁博又选择了弃权。

只有宁铂自己才明白,他怕输,更不想接受。

宁铂在读完本科后,选择留在学校做一位物理教师,那年19岁的他,是新中国非常年轻的一位教师,这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

可是在宁铂的心中,他却是一路跌跌撞撞地读完了大学,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也没有什么可以继续深造的机会,他能做的,就是留在学校里做一名教师。

可是,当记者们将宁铂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的时候,他就再也没有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想要考托福,可是三次都没有通过。

宁铂知道,自己要放弃了。 “天才”这个词,好像已经渐渐远离了他。

宁铂在数年之后结了婚。

结婚后的生活,孩子的教育,都让他心烦意乱,两人为了一晚上些小事,总是争吵不休。

宁铂喜欢安静,和妻子吵架后,就跑去学习佛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成为他感情和的一种寄托。

没过多久,他的婚姻就结束了。

职业生涯的坎坷,婚姻的坎坷,让宁铂又一次产生了逃避现实的念头。可悲的是,他再也找不到自己了,他过着压抑的生活。

遁入空门

1998年,宁铂33岁,在《实话实说》节目中参与录制 。

主持人一提到“神童”,宁铂就跳了出来,插嘴说:「千万别相信所谓的神童教育,这种教育只会害了小孩的一生。」

主持人想夺过麦克风,给大家讲解一下。然而,宁铂却根本不给主持人开口的机会,他继续说道: “你们看看我,我就是你们塑造出来的天才。什么神童,那都是表象。”

他这种表现方式,让现场的主持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少人都在问: “这是什么人?”

终于,当主持人终于把“场子”给抢了过来,并且正式介绍了宁铂这位中国的神童,台下一片叹息声。

宁铂于2002年到五台山做了和尚,但不久就被学校和他的家人接走了。

回到学校后,宁铂经过一番挣扎,终于在一年之后,还是选择了遁入空门,从此销声匿迹。

2018年 ,宁铂还俗了。他说: “他花了6年的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花了10年去寻找生活的意义。”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学习佛教,如今也是一名二级心理咨询师。

宁铂向记者笑了笑, “我已经很好了,终于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宁铂曾说:如果有来世,我可以变得年轻,我希望自己像一个普通的孩子一样,玩游戏,和朋友们一起玩耍,有初恋,可以淘气,可以过我想要的生活。

这么多年过去了,宁铂总算是从“神童”的束缚中挣脱出来,重新找到了自己。

天才班的现实

宁铂不是神童教育的少数“失败品”。

另外一名天才谢彦波,他和宁铂是一个年级的,11岁就进入了大学,这意味着他的天赋和智商都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问题就是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

谢彦波到美国留学,和导师菲利普·安德森发生了冲突,安德森一怒之下,让谢彦波的博士论文都没能通过,连毕业证书都没能拿到。

谢彦波后来回到了国内,成为了一名教授,而他曾经被人们视为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神童。

和谢彦波一样,神童干政也是如此,他和老师的关系也不太好,连博士学位都没有拿到,心理上也受到了影响,只能在家里赋闲,过着隐居的日子。

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一共招收了1143名有潜力的年轻人。45年过去了,目前真的成功的人叫张亚勤,后来去了美国,再后来当上了百度的CEO。

结果表明:少年班的成才率比一般高校的学生要低得多。

给我们的反思

一个数百年才出一位的天才,怎么会就这么陨落了?原因到底是什么 ?

1.他没有度过完整的青春期,社会的绑架,父母的单方面功利性,父母的人生观不清晰,到底是让儿子做人上人,还是做个正常人?

2.没有尊重本身的兴趣和意愿。如果当时宁铂学了自己感兴趣的天文学 ,而不是物理 ,有可能后续的那些弯路就不会发生 。

3.学校和社会的裹挟让宁铂骑虎难下。一个成功来得太早的孩子,他很难接受未来正常的一些困难和挫折 。而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经过一些不顺利和波折的孩子 ,未来能够更轻松的应对 。

少年班很有可能是一种“揠苗助长”。中南大学蔡自兴教授认为:天才班太注重学生的智力,而忽视学生的非智力,这样做既不公平,也不符合常理。

现在大部分的学校都取消了少儿班,只有中科大、西安交大、东南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少儿班,但这样的高速的教育究竟是不是对学生的一种好的教育方式,还有待商榷。

而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深思的是:我们到底是要一个天才的孩子去争面子 ,还是要孩子度过正常的童年和青春?

我是心理咨询师豆妈,专注家庭与育儿。关注我,育儿不焦虑,家庭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