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真实探索 税晓洁 文并摄影

(一)、不再纠结冰川遗迹还是喀斯特“天坑

(二)、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

(三)、初次实地航拍,确认4200米高处果然有一个大坑

(四)、再上光盖山,航拍“大天坑”

(五)、三进扎尕那,感叹最壮观的岩体博物馆

(六)、北方喀斯特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前序:

(二)、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

2015年冬,按照卫星地图的指引,我等“发现”并确认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白玉、新龙、甘孜四县交界处的“三人行丹霞”后,稍作休整,2016年春节,刚过初五,我便驱车从湖北十堰出发奔向青藏高原。此行目的是为一家出版社拍摄高原江河,本以为是个轻松的差事,可以等等光线拍点讨巧的“美图”,结果没几天,又把自己搞成了“苦行僧”。更未曾想到,命运还将我带入扎尕那的高处,成为一个令我为之神迷,一再探寻的地方。

在路上久了,有段时间,有个问题,开始频繁困扰我:

旅行的意义何在?

我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旅行?

何谓美丑?三魂七魄何在?

不知美,焉知丑?

以占小便宜抢莫名其妙红包为乐,以无脑做驴打卡为荣,劳工神圣沦为不会理财活该受穷,精英与官僚合谋抱团造梦以为自己有朝一日也可混入剥削阶级而忘记被剥削者永远是大多数麻木到形式主义横行成为深入骨髓时髦之时,不要想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又有云:八千里路云和月,任尔东西南北风。

赞!然,云月可能永恒,而我等人类众生,生命满打满算,也不过几万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忆里有件事至今夜深人静,思量起来就惶恐,就如同在高原的晴夜在帐篷口仰望星空时的那种深深失落:1994年在神农架找“野人”,新华社著名记者唐师曾老师“唐老鸭”在中巴车上给大家计算道,目前个体的一生,除去吃喝拉撒睡,各种扯皮,一个人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也就那么几千天,多少多少小时,云云……那么,那么,我等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那就扩展宽度?……很多事情真是不能想多了,想多了就只能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沦为八婆,徒添烦恼,有害身体健康。

但话说回来,个人好奇心重,也可以说比较偏好探险,多年前我等徒步长江时,曾偶然在川藏交界金沙江边“发现山岩父系部落”,之后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观察两个大瀑布之时,知晓这里竟然刚刚才被确认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并被我国国务院正式命名……便心想:不管是人文还是纯地理,吾国确实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发现”,并非洋人宣称的“无险可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探险,我专门查阅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

“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寻究自然界情况的活动。”

一直很关注江河,上苍厚爱,前些年,有机缘随中科院刘少创博士去寻找了怒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等源头,高原的酷风艳阳,颠覆了很多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内心,总还是难免时时有些茫然,打开电脑,满目都是高科技时代了啊。

确实,感谢科技日新月异,以前高不可及的卫星地图,竟然很快在民用网络成为寻常物, 回想多少个夜晚和白天,在卫星图上飞阅,对我仿佛是又开了一扇窗户,成为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能自拔,现在要象对付烟瘾酒瘾一样,克制了。

记忆里那一年,一直在跑,以前一直不怎么在意的甘南,不知不觉跑了好几趟。感觉上是迷惑没有减少,却是越来越多。

大自然的魅力,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叹曰:对于身边的山川江河,我们其实所知甚少……那年最初的旅行,出版社拍摄江河图片任务急,时间紧,心想就近先拍嘉陵江吧,便逆江而上,出湖北,过陕西安康、汉中,到阳平关,就是嘉陵江流域了,拍着拍着,有个问题摆在面前,不得不面对:

往哪条路走?嘉陵江源头何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嘉陵江的源头,有很多资料和教科书上记载说在陕西的凤县,但只要稍稍翻翻地图,就会发现显然不对……记忆里,兰州大学王乃昂教授等的考察,也否定了这种说法。按图索骥,当我走到甘陕交界的西汉水汇入嘉陵江口,我停下来航拍了两次,从空中图像看,西汉水的水量也似乎与凤县来水不相上下。

何去何从?纠结许久,心里七上八下。

正是枯水季节,那边水大往那边走?心里知道,这些肉眼直观的感觉,其实并没有多大科学意义。

不同时间、站在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眼见为实,很多时候也不一定准确。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说:知识越多越多反动,这句语录的语境前提就正是——立场和角度。原话貌似是“思想及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现实中,我也常常会忘记身处何时何地,乱发感慨,一种常犯的毛病而已。但这时我又考据癖发作,没法再往前走了,回想出发前的案头工作,起码哪怕仅仅从一般的民用地图上看,嘉陵江支流西汉水和白龙江,都要比凤县下来的那一支要长很多。那么,我这时到底往哪里走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问题好像很复杂,其实现实中往往却很好解决,到了实地,没多少时间让你丫多犹豫,那就哪个长先拍那个再说吧。便定下心来,进入甘肃境内,继续往高处走就是了。

沿西汉水上行,拍了几段,一想,西汉水源头在甘肃天水市,与计划中的行程南辕北辙,就发挥多年来屡试不爽的强项,信马由缰好了——这次先放弃西汉水这边,折向白龙江,奔向甘肃陇南,先拍更高处再说。

白龙江的源头又在哪里?——流行的说法是在郎木寺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郎木寺现在是四川阿坝和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交界处一个著名的旅游点。虽然对著名旅游点我一般是敬而远之,但还是硬着头皮赶到海拔约3300米的郎木寺拍了这条河流的源头,拍完想想,还是不对。

目前基本没有争议的是:嘉陵江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其干流流经陕西、甘肃、四川,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在种种权威文献和资料中,嘉陵江源头多年来争论不休,看的人头皮发麻,至少包括三种:陕西秦岭、甘肃曲哈尔登和四川纳摩大峡谷……不迷信了,尊重科学吧,便找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刘少创博士请教,他确定过世界前十大河的源头,我们曾一起找过怒江、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等大河的源头。

在刘少创完成的重测全球江河庞大研究项目中,世界排名前十的大河数据曾发生惊人的改变。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尼罗河全长7088公里,为世界第一长河;亚马逊全长6575公里,名列第二,从而结束了人类对究竟何为世界第一长河的困扰。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经他测算黄河长度为5778公里,比以前的数据长出314公里;黑龙江长度为5498公里,一举跃身世界5000公里长河之列。 这些数据已经被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国际湄公河委员会等重要机构采用。

刘少创老师很肯定的告诉我说:嘉陵江源头他不仅测量过,还进行过实地考察。正源为白龙江,源头位于岷山西麓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包座乡境内,源头坐标为东经103度26分59秒、北纬33度05分38秒,海拔高程4070米。以这一源头为起点测量,嘉陵江的长度为1345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位置显然比郎木寺那个源头要高很多,也要长很多。刘少创老师说:“我们确定新源头,不是河流本身的长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而是现代科技提供了刷新大河数据的手段。从技术角度而言,新旧数据出现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关于河源起点及河口止点位置,各有不同观点。在这种背景下,使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按不同的标准勾绘河道以及采用不同的量算方法,所得的结果也自然就千差万别”。

他说:“以前,河流长度的量测,主要依靠的是地图和曲线尺。计算机出现以后,开始使用数字化仪等,但是很多河流流经的区域没有大比例尺地形图,因此很多河流的源头和长度是依据不够详尽的小比例尺地形图得到的,再加上人为因素,使得目前全球大河源头和长度数据非常混乱。现在,运用具有长度量测功能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河流长度量测等先进技术,我们可以更加接近实际的最新数据。”

关于河流的源头,说起来简单,深究起来其实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一条河流的起点究竟在哪里,到底哪一条才是正源?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者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各说各话,至今并无统一的、严格的公认标准,相互争执不下的局面常常出现。

据本人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以下这十几种观点:1、河流长度,所谓河源唯远论;2、流量,以河流水量最大者为河源;3、长度和流量;4、流量和面积;5、干支流排列;6、流向方位论,河道顺直,地理位置居中的为河源;7、河谷的地质构造和河谷形态。河流发育期河谷形态论;8、各种因素综合考虑;9、河源地势论;10、历史传统、流域面积、源头形势论;11、一源论;12、多源论。

刘少创认为:关于江河正源,学术界、河流主管部门、不同的国家政府部门,基于不同立场,往往都有各自的理由和观点,这是客观存在的,也很能让人理解。他说:不管如何争论,不管大河的源头在不同的时期,按照不同的标准定在何处,但就河流的长度量测而言,我是从最长的支流对应源头量起,也就是在河流的整个流域中选定最长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水的支流对应的源头作为正源量测。而河流终点的入海口,则定义为河口两岸外侧切线与河流的中心线的交点。

刘少创说,按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可以称作“地理源头”或者“科学源头”。其他如嶓冢山那样的,称作“文化源头”,也是一件好事情。他觉得自己是自然科学工作者,查清大河源头区的数据是最重要的,哪个正源让别人去切磋好了,他只管找出河长数据,找出在当下,哪个长度最长?

问题还在于,万物恒变,大河其实和地球一样都是生生不息有生命的,并非一成不变。同地球的环境一样,江河源头也是一个变量,也是有生命的。在不同的年代,随着地貌和气候变化,源头的位置也一直在变。那么,还要费尽心机较真江河源头,有何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江源问题复杂且自然本身在不断变迁,但,最起码,搞清楚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间段的江源具体详情准确地标,首先解了我等之迷惑。历史点看,当后人面对同样的地理问题时,对我们这一时段,不再产生如我的迷惑,就已然功莫大焉。不给后代留下糊涂账,起码让后来的如我们这样的好奇者,不再一头雾水,是应尽的起码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就在那里,山不骗人。

树,就在那里,沐日月星辰,节节向上。

水,就在那里,任风吹雨打,静静流淌。

源头,不管你发不发现,她,就在那里。

前序:

(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喀斯特天坑本号相关链接:

请欣赏现场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找江源偶然发现“大天坑”02: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上有大天坑? 甘南西秦岭迭山扎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