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湖南益阳一位77岁的老人刚要回家进屋,就被一个年轻的女人挡在了门口,年轻女人脚跨门上手指外面喊道:“拿着你的被窝想去哪去哪,赶紧走!”

老人无奈的接过被子满脸委屈,两人的争吵引来了邻居围观,刚开始邻居纷纷指责年轻女子不该这么对待老人,但了解事情原委之后,邻居全都理解了年轻女人的做法。

年轻女人为何要把老人挡在门外?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余”的孩子

被挡在门外的77岁老人叫曹北义,年轻时老人曹北义和丈夫都认为多子多福,婚后不久就生育了三个孩子。

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夫妻两人的压力陡然增大,以家里的经济条件很难再负担起更多的孩子,两人都有了不再生养的想法。

夫妻两人虽然不想再生,但曹北义的婆婆却建议让她们再生一个,原因就是曹北义和丈夫生的三个孩子都是女儿,婆婆希望她们再拼个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北义和丈夫内心更希望有个儿子,但担心老四还是女儿,就不敢再生,毕竟再生一个女儿在当时的农村不知道要招来多少闲话。

在婆婆的劝导下,曹北义和丈夫才最终下定决心,准备再拼一次,无论是男孩或者女孩都坚决不生了。

曹北义怀上四胎之后,全家都日盼夜盼希望她怀的是个男孩,一家几代人都期盼着这个孩子的到来。

怀胎十月,终于等来了孩子出生的那刻,全家人都在产房外焦急的等待,当护士告诉众人是个女孩时,全家人的表情都僵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三个女儿已经招来不少闲话,现在老四又是个女儿,不但招来了更多闲话,也彻底断绝了曹北义和丈夫要儿子的想法。

曹北义和丈夫都觉得四女儿王芬简直就是多余的存在,父母的偏见注定王芬成长道路充满坎坷。

在王芬的印象里,家里有好吃的父母都是紧着三个姐姐先吃,只有三个姐姐吃完不吃了,剩下的才轮到她吃。

最让王芬印象深刻的是,在她自己赚钱之前,她从未穿过新衣服,她的衣服全部是穿几个姐姐剩下的。

都说幸福的童年能治愈一生,反之不幸的童年却需要一生去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童年的不幸让王芬养成了讨好型性格,这种性格让王芬在几个姐妹之间觉得自己很卑微,为此甚至一度抑郁。

王芬从小到大不被父母重视,不过成年之后她却成了最孝顺的孩子为人称赞,但父亲去世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被区别对待的孩子

曹北义四个女儿成年之后各自成家生活都过的不错,有车有房,尤其是小女儿王芬家里条件更好,四个女儿也都很孝顺,轮流上门看望二老。

王芬跟丈夫结婚之后就到南方发展事业有成,有钱之后王芬就在益阳购买了两套房子。

王芬当时的考虑是一套自住,一套对外出租,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她改变了主意。

2000年,王芬父亲嫌住的老房子太过破旧,就把房子卖了一笔钱,准备换一套新房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芬看到父母卖房后暂时没有住处,就让父母住到了自己准备对外出租的房子里,不但让父母住自己的房子,并且每月给父母生活费,让父母过上吃住不愁,衣食无忧的生活。

王芬父母在她房子里住了一阵之后,母亲曹北义就主动找到她要商量一件事情。

母女见面之后母亲就开门见山的说道:“闺女,我和你爸住你这里已经习惯了,你介不介意我跟你爸一直住你这?”

王芬并不缺房子住,她想都没想就告诉母亲:“您和我爸放心住,想住多久住多久。”

听到女儿的承诺之后母亲曹北义很高兴,接着就又提出一个想法:“我和你爸卖房手里有十多万,担心这钱被你三个姐姐惦记,想把这笔钱花出去,你能帮个忙吗?”

听到母亲这句话,王芬有点不懂了,她不知道该如何帮父母花这十多万。

母亲曹北义接着说:“我们之间可以签个假的购房协议,让你三个姐姐知道,我和你爸花15万把你这套房子买下了,这样她们就不会惦记我们手里的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母亲的话王芬觉得这都是举手之劳,就同意了母亲的要求,王芬跟父亲签了一份购房协议,这份协议上说明王芬这套房子被父亲以15万买走。

协议上虽然写明房子归父亲所有,但实际上父母并没给王芬一分钱。

王芬只是配合父母演戏,目的不让三个姐姐惦记父母手里的养老钱,这也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母亲的“小心思”

王芬三个姐姐得知父母花钱购买了小妹的房产之后,就没人再过问父母手里的钱财,四个女儿还像之前轮番尽孝。

就这样曹北义和丈夫在小女儿王芬的房子里一住就是15年,这十多年里多数时候都是小女儿王芬尽孝较多。

2015年,王芬父亲去世,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去世这种大事,母亲和三个姐姐竟然不通知她一声就匆匆帮父亲处理了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后王芬质问母亲原因,母亲借口她在南方距离太远,就没通知麻烦她。

实际上当时王芬就在益阳家里,一天前她还电话联系母亲,然而母亲在电话里只字未提父亲的情况。

后来王芬才得知,三个姐姐私分了父亲留下的十多万遗产,所以就串通母亲没有通知王芬。

三个姐姐无情,但王芬念记姐妹亲情并未计较太多,其实她根本不在乎父亲那点财产,只是介意作为亲生女儿却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

父亲去世后,母亲独自一人依旧住在王芬的房子里,但很快二姐就找到王芬说要接走母亲,要把父母留下的这套房子卖掉。

听了二姐的话,王芬直接怒了,这房子是她的,凭什么二姐要卖她的房子。

二姐二话不说,拿出了父亲留下的购房协议,王芬看到购房协议直接傻眼了,这么多年,她早就望了这回事,没想到卖房协议竟然落到了二姐手里。

王芬第一个念头就是,母亲把这份协议交给二姐了,王芬没想到当年只是糊弄三个姐姐的协议,如今却给自己招来了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二姐手里有协议,不过王芬并不担心,因为当初签下这份协议时母亲曹北义也在场。

母亲完全可以证明这份协议是一份虚假协议,真相是她根本没有收到父母一分钱,所以这份协议应该属于无效协议,这套房产也根本不是父亲的遗产。

王芬信心满满的把母亲叫回家里,准备让母亲给二姐当面说清情况消除误会,可母亲的态度让王芬大跌眼眶。

母亲曹北义回到家里之后,直接否定了这份协议是虚假协议,称当初签订这个协议她们付给了女儿王芬15万元购房款,所以这套房子就是属于她们两口的。

听完母亲曹北义的话,王芬两眼一黑身子一晃险些晕倒,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片孝心,挡不住母亲对二姐的偏爱之情,母亲为了帮二姐抢占房产竟然歪曲事实。

母亲绝情的做法,彻底打消了王芬对她最后的幻想,王芬坚决让母亲搬出自己的房子,她拒绝再赡养母亲。

被小女儿赶出家门之后,曹北义老人一纸诉状就把小女儿告上的公堂,要求小女儿王芬归还属于她的房产。

可在双方对证阶段,曹北义老人提供不出任何当年购买房产的手续或者支付凭证,最终认定王芬是房屋的实际拥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芬原本以为,成年之后,她以德报怨能够消除儿时父母对自己的偏见,没想到十多年过去,母亲还是改不了偏爱二姐的事实。

这次对波公堂之后,王芬对母亲失望透顶,从此以后对母亲不管不顾,母亲曹北义被其他三个姐姐送到了一家养老院。

几年之后母亲又上门找了王芬,这次母亲上门理由是索要赡养费,要求王芬每月支付赡养费。

王芬虽然对母亲极度不满,但做儿女的要赡养父母这是义务,王芬明白这点 ,于是每月给母亲1000元作为生活费。

可不久之后王芬就打听到,四个子女母亲只让她一人每月出赡养费,其他三个姐姐都没出钱。

俗话说“不患贫而患不均”,王芬原本根本不计较每月给母亲1000元生活费,但自从知道母亲仅向她一人要生活费时,王芬心中就升起了无名的怨气。

随后王芬也学三个姐姐,不再每月按时支付母亲生活费,母亲曹北义为要生活费就频繁到小女儿王芬家里大闹,要求她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那幕。

面对调解,王芬崩溃大哭,从小受尽委屈,长大后处处讨好父母和姐姐,却又不被理解,她的所有付出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父母晚年,母亲还丝毫不掩饰对三个姐姐的偏爱,这一切的一切让王芬内心极度崩溃,如果不是母亲偏心,她一定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如今自己的不孝全部是被“逼”的。

王芬哭着说道:“我知道做女儿不该这样对待母亲,我真不想这样,但我实在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看到小女儿崩溃大哭,一旁的母亲曹北义试图抱抱女儿安慰她,从曹北义的脸上也看到了几分愧疚之情,但小女儿王芬却不愿让母亲安慰她。

王芬说道:“从小到大我受委屈时,她都是这样假惺惺的抱抱我,然后再继续伤害我,现在我不敢相信她了。”

在调解员的撮合下,姐妹四人最终决定每人每月支付给母亲500元,作为生活费。

王芬也表示:“以后不管三个姐姐如何,她会按时支付给母亲生活费,只多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百善孝为先”,做子女的应该孝敬父母,反过来做父母的也应该善待每一个孩子。

如果做父母的不能一碗水端平,不但影响母女关系,甚至姐妹之间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曹北义老人原本可以拥有一个非常幸福惬意的晚年,可对子女的偏爱,让自己徒增了烦恼,最终也只能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