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回用了半回的文字写一个小人物,教上司如何翻云覆雨变黑为白徇私舞弊,这个小人物,甚至连名字都没有。
他就是门子。
因为这一回曾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所以,不管你读没读过《红楼梦》,说到贾雨村,说到门子,说到这一回里的人物和情节,你一定耳熟能详,如数家珍。
不过,若细究本回和门子有关的文字,内中包含的为人为官之道,与人相处之术,却未必人人皆知。
我们先来拎出门子的结局: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那个为贾雨村出谋划策的门子,最终仍被贾雨村一手安排了个充军发配的悲惨结局。
为何贾雨村要如此这般过河拆桥?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可以骂贾雨村忘恩负义,是真小人。可是,若我们从门子身上找原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门子咎由自取,因为门子犯了三条官场大忌。
第一条便是直说领导不堪过往。
当着矮人,别说短话,对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领导上司呢。身为故人,对领导的不堪过往,肯定是绝口不提为上策;若一定要提,以此拉近彼此关系,那务必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如何委婉又高明的说出,非常考验说话者的智商情商。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用朱元璋的一个故事来作对照。
朱元璋贫贱时,曾当过放牛娃,做过和尚,还曾沿街乞讨过,和贾雨村只是寄居葫芦庙的一个穷书生相比,这屈辱过往,应该是更加不堪回首了吧。
等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后,有两个发小,都来拜见他,当然是为了求个一官半职。
岂料,先来拜见的发小,毫无顾忌朱元璋现在的身份,将他从前贫贱时的不堪往事,一顿胡咧咧,最后还不忘来一句“没想到你这放牛的穷小子,竟然能当皇帝?”
这样的口不择言,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被拖出去斩了。
之后又来了一个发小,他也说朱元璋的不堪过往,可是,他一张口便是:“您从小就天赋异禀,异于常人,我当日就料定您日后一定大富大贵”,哄得朱元璋心花怒放,很快便重重封赏了这个发小。
身为领导上司贫贱过往的见证者,说过往生活之窘迫,如何恰到好处地在其中巧妙的奉承巴结,于初入衙门的门子而言,无疑是一门陌生的课程,而门子在初次考试中的成绩,无疑是不及格的。
我们来看看小说里,是怎样描写门子谈论贾雨村的贫贱过往的。
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得当年葫芦庙之事?
这样地没有用一丝委婉语言单刀直入式的说话方式,不要说身为朝廷名命官的贾雨村不舒服,就是普通人,或许听了也不舒服吧,更何况,这句话里分明有暗指贾雨村忘本之意,谁听了会高兴?
在这里,初入衙门的门子的说话水平,和鲁迅先生笔下的杨二嫂真是有的一拼。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鲁迅《故乡》)
第二条是在领导面前卖关子。
如果说门子一开始出场时,向贾雨村使眼色,是因为在公堂之上,不便说话,还可以理解,那么,接下来,门子在和贾雨村退至密室谈话时,那一个接一个的卖关子,就纯属没有必要,而且还非常惹人嫌恶。
首先,门子抛出的第一个关子便是“护官符”。他先是向贾雨村说了一句官场术语:“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
眼见贾雨村对这一官场术语不明白,他竟直接给刚刚上任的贾雨村泼了一瓢冷水:“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
试问,刚刚步入仕途的人,谁听了这话不要火冒三丈,心里老大不舒服?
把贾雨村这么没大没小教训一番后,门子才从顺袋里取出一张早已抄写好的“护官符”。
如果不是卖关子,一再显示自己有多么内行,而是直接拿上“护官符”,恭恭敬敬呈给贾雨村,再低声小语向贾雨村详说“护官符”由来及个中官场内幕,绝对比自作聪明的卖关子效果要好得多。
除了这一处,在英莲的身世上,门子再次卖了一个关子:“这且别说,老爷你当被卖这丫头是谁?”
然后才徐徐说出这丫头是当年对贾雨村有过大恩的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
这一处门子先卖关子,之后又说出英莲的身世,实属没有必要,因为一旦让贾雨村知道被卖丫头的真实身份,然后贾雨村对她的悲惨遭遇却只能不管不问,只顾关心自己的仕途前程。这样的贾雨村,在门子面前忘恩负义的小人形象展露无疑,让贾雨村有何颜面可言?于是,贾雨村便只有匆匆略过不提:
且不要议论他,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
第三条是教领导做事。
永远不要低估领导的情商智商和办事能力。
很显然,在这方面,门子绝对低估了初入仕途的贾雨村的智商情商及能力,且太爱自作聪明,自我表现了。
从一进贾雨村密室的门,除了斜签着坐下,表达一下表面的尊敬之外,接下来,门子的一系列言语和动作,都在一步步教贾雨村做事,而且在教领导做事的同时,他的态度还是高傲的,他对自己圆满解决此事是胸有成竹的。他甚至有一点点以此拿捏贾雨村的意味在里面。
小说里作者一再写他和贾雨村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是“笑道”、“冷笑道”,这样自信的笑容和身为下属对上司的冷笑,都是对领导威信的直接冒犯。
再看他说的话,“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躲的方向我知道,一并这拐卖之人我也知道,死鬼买主也深知道”、“小人已想了一个极好的主意在此”、“老爷细想此计如何”,这字字句句,都透露出门子对自己的无比自信,骄傲自矜之色溢于言表。
此时的门子,俨然把贾雨村当成了昔日寄居葫芦庙的穷书生,却不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数年的贾雨村,早已不是当年的穷书生了。
从他初见门子,一句“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到流利说出的一大篇冠冕堂皇的官话,再到“依你怎么样”,便可知道,此时的贾雨村早已是个精于世故的老狐狸,冷眼看门子一出出的自我表演,然后不动声色了解此案,又迅速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王子腾邀功,最后轻轻松松寻了个不是,将门子发配充军,这样的手腕与手段,岂是区区一个门子能够应付的?
所以,一再教领导办事的门子,后来却被领导办了,也实在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在领导面前,即使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也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没有把握,不太自信,恭恭敬敬请领导指导定夺,研究决定。把自己所有的想法的都摆出来,然后请领导拍板,这样的官场规矩,初入衙门的门子显然不懂,只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与忠心,门子的表现太过于急躁冒进了。
一个知道领导贫贱过往,看清领导忘恩负义的本来面目,还自恃有能力与手段,处处卖关子,时时在教领导做事,甚至还想以此拿捏领导的属下,他的下场结局怎么可能不悲惨?
在小说前八十回里,门子只出现过一次,且没有名字,在八十回后,门子还有大动作。可惜,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后面的文字了。
那么,小说里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曹雪芹为何连名字都不给他取一个呢?
这是因为,门子中的“门”有“门路”之意,这里的门路,既指门子用一张护官符,帮助贾雨村敲开了通过攀附贾府王府向上升官发财的门路;又指门子在八十回后,虽被发配充军,却因祸得福,后在沙场征战中,靠着一次次战功,竟从小小的兵卒一枚,逐渐加官进爵,直至为官京城,为自己的人生又成功打开了一扇门。
后来,贾雨村因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被革职抄家,身披枷锁,锒铛入狱,而押解审判贾雨村的,正是当年被他远远充发了的门子。这真是: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若没有当年被贾雨村恶狠狠摆了一道,若没有被发配充军的悲惨下场,门子一定不会成长得这么快。
当年在所谓的故人贾雨村面前,初入衙门的门子,懵懵懂懂、莽莽撞撞的连犯三条官场大忌,后来,在无数个寒天冻地的北方军营;在无数场血腥斗争的残酷阵地;在一次次迎来送往的歌舞宴席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门子,一定会无数次回想起自己初入衙门时,重重摔过的那一个大跟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