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县级市,位于苏中里下河腹地,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地处偏僻,向有“自古昭阳好避兵”的说法。
境内地势东部、南部稍高,西北部偏低,为周边高中间低的碟型洼地,是里下河地区三大洼地中最低洼的地方,俗称“锅底洼”。
境内的石油储量较大,其中陈堡地区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有1800万吨,是江苏陆上最大的整装油田,已达年产30万吨石油的能力。
战国时期,楚怀王为了褒奖上柱国昭阳在楚魏襄陵之战中的表现,任命其为令尹并赐此地为其食邑,故此地又名“楚水”“昭阳”。
从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1人中状元,《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皆出于此。
元末,施耐庵回故乡时曾吟:“昔人曾去桃花源,我辈今到芦苇荡。蓝天白云映碧波,绿树丛中是故乡”,诗中的乌巾荡系《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原型。
此地便是兴化,关于这里,让你印象深刻的可是以下几个?
板桥先生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首。
一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著有《郑板桥集》,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多部代表作。
位于城区中心地段的兴化市博物馆,馆内亦有《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兴化历代名人》《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等陈列展览。
千岛菜花
垛田是兴化市一种独特的农田地貌,每当枯水季节,百姓们就将低洼地区水中的泥土挖上来,堆积到较高的地方,形成了一块块水中小岛式的垛田。
景区位于兴化千垛镇东旺村和黑高村之东,总面积近万亩,千岛垛田,地形奇特,四面环水,万千水田,或大或小,非常壮观。
阳春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于垛田之上,犹如一朵朵祥云飘舞于水面,与普罗旺斯薰衣草园、荷兰郁金香花海、京都樱花并称为“全球四大花海”。
水上森林
景区始建于80年代初期,采用林垛沟鱼的立体模式,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是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公园。
内有竹楼、游船、观赏性鱼池、狩猎区、垂钓区、娱乐区、人文展览区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会议中心、宾馆、休闲中心等设施项目。
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树梢益鸟欢聚,沟内鱼儿跳跃,花草随风摇摆,国内外慕名来此采风、垂钓、赏荷、写生的访客,数以万计。
玄武灵台
位于北城内海子池北高阜,始建于宋,最初名为玄武台,是兴化城内最具规模的一处人文景观,为昭阳十二景之一。
元时知县詹士龙于此读书,故又名读书楼 ,1538年知县傅佩开辟玉带河引水入海池,为巩固城防重修此台,并改名拱极台。
1686年《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馆于此,1945年毁于兵燹,近年来陆续重建,逐渐恢复旧貌,区内楼台亭阁依城傍水,植被茂盛,景色幽丽。
你对兴化的印象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山河足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