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就能翻到一两篇文章,说的高空高速的二代机,是战斗机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弯路”。

二代机在越南战争期间闪亮登场,结果以高空高速见长的二代F-104、F-4,总是时不时爆出被落后一代的米格-17、米格-19反咬一口,二代不如一代的种子就这么播下了;后来三代的F-15、F-16在贝卡谷地空战中把米格-21、米格-23爆锤,这种观点开始茁壮成长;再后来海湾战争、各种战争,都是美制三代机完胜,就更坐实了这种观点。

上下全被揍、左右都挨打、前后都讨不了好,这不是弯路是什么?至于为什么是“弯路”,提到最多的一个理由,就是“空战主要发生在中低空、亚跨音速”领域。

F-4“鬼怪”

但是,按说战斗机从一战打到二战,又从二战打到冷战中的热战,速度越来越快、升限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明显的、共同的趋势,如果大家都按照这个趋势往下走,空战显然也应该随之往更高更快的区间去打才对,何以明明高度速度都双双破3,空战却又回到了中低空、亚音速呢?顺应大趋势的发展进步难道还错了?

原因其实不复杂,在墨林看来,无非有三。但要说清楚这三个原因,首先还要澄清两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是越南战争中二代机并没有输。

第二个事实,是后来战争中三代机都有帮手。

先说第一个。第一个事实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当时美国和越南空中力量的差距,比今天俄罗斯和乌克兰在这方面的差距大概要高上两个数量级,这样子美国如果真输了,那就真谈不上和苏联继续争霸、只能回家韬光养晦去了。

实际美军自己统计战斗机在空战中的损失是:F-4被米格-17和米格-19一共击落12架,被米格-21击落的更多一些,有37架。

米格-17,满满的原始风

北越统计自己的损失是63架米格-17、8架米格-19和60架米格-21。苏联统计的比这个还多一些,但差别并不大,分别是65架米格-21、5架米格-19和75架米格-17,加一起大概是131架到159架之间。因为北越很少深入美军基地上空,所以这些飞机基本不会受到地面火力威胁,换句话说,基本都来自空战损失。

这样的战果当然首先是双方实力悬殊的原因。光是美国空军在越战中就出动了525万架次,因此北越的战斗机说是给美军挠痒痒可能有点看不起人,但实际也差不到哪里去。但双方整体上的差距并不能体现在每一次空战中。北越没有傻到和美军战机大规模正面对抗的地步——也试过几次,但结果很惨——基本都是瞅准了机会的突然袭击,特别是米格-21,几乎就是“打了就跑”,依赖的也正是“高空高速”。

越南空军米格-21

所以越战空战中的二代机,其实并没有败给一代机,只不过在实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二代机反而被一代机击落、哪怕再少好像也有点说不过去,而一代机被二代机击落得更多,因为属于“正常”所以反而没人提,这很容易就造成了二代机不如一代机的印象,媒体的宣传又使得这种印象被进一步放大和加深,即使这种宣传的本意是为了突出人的因素。话说回来,也的确要为北越飞行员的勇敢精神鼓个掌。

再来看看第二个。三代机背后有帮手这个事实,常被人有意忽略,或者说选择性忽略——只为了证明美国的飞机就是好、苏联的飞机就是不行,并进一步推论到美国就是好、苏联就是不行……再进而推出来其他什么,墨林就不推了。

先不说82比0或多少比0这个数据是真或是假,贝卡谷地空战中叙利亚的苏制战机的确是败了,败得很彻底,但并不是败在“中低空格斗机动性”上,确切的说,这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

更大的差距在战斗机之外。

简单来说就是,叙利亚这边很实在、都是去干仗的,指挥打仗的也有、但还在后方老家里;以色列除了专门干仗的,还有打探消息的、看场子的、使绊子的、跑腿传话的,从家里到前线一张完整的网。

贝卡谷地空战中的叙方战机

这仗怎么打?

以色列从上到下设好了局,叙方战斗机一起飞、刺探消息的无人机先通报叙利亚战机有几架、在哪儿、往哪儿飞,看场子的预警机持续监控对方动向,然后把这些消息收集好做成excel表格,再用传话的数据链分发给自家干仗的战斗机,然后使绊子的干扰机一把电磁干扰撒过去。叙利亚战机本来就看不远(雷达不行)也打不远(导弹也不行),这下干脆看不到对手也听不清指令,后面就只能等着以色列挨个点名报销。叙利亚战机只有前后两个方向有导弹告警装置,侧面没有,以色列的飞机就专门钻到侧面打,80年代的空空导弹也远不是越战时候可以比,命中率和可靠性都大为提高。

贝卡谷地空战中主力导弹AIM-7F

所以叙利亚的二代机并不是输在二代机本身上,准确来说是关键不在战斗机上,而是以色列战斗机后面的那一那群帮手上,用后来的话说,是输在作战体系上——单一机种对合成式信息化作战体系。在此后的历次战争或冲突中,美制飞机的胜利,无一不是建立在这种不对称的作战体系之下。

但老美很精明,为了多卖飞机刻意淡化了体系的作用,只说自家战斗机多么多么强,于是F-16得以大卖——因为体系中其他的飞机或装备,大部分国家要么买不起、要么美国不愿意卖。而实际上F-16空战能力其实比较弱(早期雷达不行,后来好了点儿),所以无论是以色列还是美国,基本都是当成对地攻击机在使,F-15才是空战的主角。

现在再回到前面所说的三个原因,大概就比较好理解了。为什么战斗机明明是向更高更快在发展、空战区域却出现了倒退?

第一个原因,是别的飞机没跟上。

战斗机并不是为了空战而空战。它空战是有目的、有对象的。这个对象,首要并不是对方的战斗机,而是轰炸机——双方的轰炸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战斗机的根本任务,一是护航、二是截击。前者让自家能够去对方家里轰炸,后者让对方无法向自家轰炸,空战只是在护航和截击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战斗机一开始是叫驱逐机,后来才分成了歼击机和截击机,现在又合到一起叫战斗机。

驱逐什么呢?把别人的战斗机从自家轰炸机边上驱逐开、把别人的轰炸机侦察机从自家上空驱逐走,是谓驱逐也。归纳成一句话,就是把别人家的飞机从天空赶走,好让自家的飞机在天空畅飞无阻,这就是所谓之夺取制空权、或者说夺取空中优势,于是就有了一个更加时髦的名字:空优战斗机,其实还是战斗机。

一战时候的“空优战斗机”福克Dr.I,“红男爵”的座驾

其他任务比如巡逻、警戒,甚至“猎杀小队”之类的,细品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护航或截击任务的一部分,变了个形式而已。空中遮断、近距支援这些,本来是强击机、攻击机的活儿,只是因为战斗机还有多余负载能力,顺带着担上点儿,并不为过。其实要说起来,按照杜黑的理论,夺取制空权主要还是靠轰炸机,因为把敌人的飞机消灭在地面上、甚至消灭在后方厂房或设计室里,肯定比消灭在天空中要更省事——后两者就是所谓的战略轰炸。

战斗机虽然能飞得更快更高,但是轰炸机不行啊。活塞时代几款轰炸机还能飞得比战斗机更高更快,但战斗机发展比轰炸机快多了,到了越战时候的B-52,用了八台发动机也只能飞到0.8马赫、空载升限只有15000米,F-104、F-4飞得再高再快,但为了要护航,也只能“屈尊”降速降高,下到米格-17的作战区间来玩耍,结果当然不能愉快。F-105本来也能飞高空高速,但当时主要当成轰炸机使,机翼底下要挂一卡车炸弹,想快也快不起来,还是要F-4护航。

这货要能超音速那就真麻烦了

所以结果就是,高空高速战斗机用来打猴子,的确没用。类似的问题其实在二战时候的米格-3就遇到过,当时是为了给低空的伊尔-2护航,6000米以上高空性能指标无比优秀的米格-3只能回到3000米以下的中低空,把前来截击的Bf109“驱逐走”,结果驱得一塌糊涂,直接停产让路。

但即使要护航,F-4也没必要降到米格-17的速度区间去啊,保持高空高速状态冲着对方来一发,不香么?还有,遇到同为二代的米格-21怎么办?这就要聊到第二个原因。

F-105这个样子也超不了音速

第二个原因,是空战手段没跟上。

保持高空高速来一发,打了就跑,想着挺香,实际上还真香不起来,因为打不准,或者说不能保证打准。

空战手段在这里是一个总体概念,主要是为了凑个对仗的标题,实际泛指机载武器和火控系统,包括机载雷达、敌我识别器、航炮和导弹等等这些与空战直接相关的设备。越战时候空空导弹已经出现,航炮开始退居二线,F-4刚上战场的时候连枪炮都没带,挂着一飞机的导弹就这么去了。去了之后发现一个奇迹——导弹不顶事:发射条件近乎苛刻,制导精度也不能满足要求,命中率低得出奇,关键敌我识别还成问题,打敌人难得打中一个、打自己人一打一个准——自家人距离近、好打。于是赶紧想办法,先在机身下面加挂一个航炮吊舱先顶着用,直到后来又把航炮装到飞机上,才算放下了悬着的心。

F-4机腹下的航炮吊舱

但是在高速条件下用航炮射击低速的运动目标,也不好打,可能眨个眼皮,对方就飞到一边去了、自己还飞过了头——可以类比足球场上你猛扑向对方持球队员的情形。所以为了打准,还是要屈尊降速。再加上航炮空战仍然以尾追攻击为主,双方在绕圈咬尾的“狗斗”过程中,只能以不断损失高度来补偿持续圆周运动造成的能量损失——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战例上宣传的“从万米高空打到百米超低空”的原因,大概也是后来博伊德“能量机动理论”的出发点——总之就是空战就这么又回到了中低空。

其实北越的米格-21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当时苏联的空空导弹,无论是质量还是做工,和美国的比只有更差没有最差,飞机上也没雷达,不管是发现距离还是发射距离,比航炮都远不了多少,制导精度也与此类似,用航炮比用导弹靠谱得多,所以米格-21最后也得回到低速。唯一的优势就是北越飞机总数少,基本不用担心打到自家人。

所以米格-21出现时往往都是以下这种场景:一群F-4保护着另一群F-105挂着满满的炸弹中低速在天上飞,2架米格-21在北越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开加力超音速悄迷迷的靠近,趁F-4没注意,呼呼呼呼放出4枚近距弹——都没打中;然后F-4才刚刚发现敌情,于是把F-105扔给米格-17和地空导弹,回头追米格-21,但米格-21已经仗着高速,跑了。F-4飞行员心有不甘的发射了2枚AIM-7,一枚不知道飞向了哪里,另一枚欢叫着奔向了友机……

4326号米格-21据说击落了13架美机

这是墨林脑补的,有点夸张,但大体也就是这么回事。不过这只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咱们留到以后再聊。先说第三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飞得还不够快。

主要用来解释贝卡谷地空战。

前面不是说贝卡谷地空战叙利亚是输在作战体系上吗?这里是站在二代机自身的角度,在自家体系本就不行的情况下,怎样才能穿透对方的体系?

穿透对方的作战体系,现在一般强调雷达隐身,但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高速。这个办法其实从二战到现在一直在用,只是现在没有隐身那么引人注目,当然现在又向着高超声速在进军了。

但二代机虽然号称高空高速,其实像米格-25那样极速的毕竟太少,一般的二代机最大平飞马赫数也不过2.2、2.3,这是由于二代机的气动布局水平和发动机推力水平决定的。反倒是号称强调中低空格斗机动性的三代机,F-15的早期型最大平飞马赫数是2.5,苏-27是2.35,F-16早期型号是2.0,都并不比二代机慢、甚至更快。

这货并不慢

如果二代机再能快一点,局面可能未必如此。伊拉克飞行员的训练水平大概要好一些、两伊战争中也积累了一些作战经验,于是海湾战争中唯一在空战中被击落的F-18就来自一架米格-25。这同样是在美军全面压制情况下取得的战果——不仅是飞机数量上的压制,还有作战体系上的压制,因为当时F-18背后也同样有预警机、干扰机,还有一堆友机,米格-25则是孤军作战,所以这个战果也非常值得一说。

当然即使假设,也只能假设损失少一点,体系之差,远不是单机性能所能弥补的。何况就算米格-25,也没快到让人受不了的程度,毕竟还有空空导弹在那儿。

因此美军在越战中真正获得的经验,并不是什么“空战回到了中低空、亚跨音速”领域,也不是博伊德的那个“能量机动理论”,而是作战体系的作用。在体系的支持下,飞机并不需要飞得太高、也不需要飞得太快,美军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关键还做成了。

回到二代机上面,当时二代机面临的局面就是:打一代机时、想快快不起来,打三代机时、还是不够快。现在大家都知道,如果真实现了高超声速,别说三代机,四代机怕是也无可奈何,当然这就不是二代机了。现在有人认为超高速是下一代战斗机的特征之一,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并非不可能。

所以墨林的看法是:与其说二代机“走了弯路”,倒不如说是正好走进了一个“陷阱”,或者说步子迈得“恰到坏处”:一方面迈得太大,把其他因素,比如武器、比如雷达、比如其他机种都远远抛在了后面;而另一方面又仍嫌不够大,还没有大到能让对手无可奈何的地步。其实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回过头再来看三代机的“格斗机动性”优势,或许从一开始就并不是优势。这个“看起来”的优势,是在预警、指挥、控制、情报等多个要素组成的空战体系的支撑下、硬生生“推”出来的。难怪美帝和西方有意无意把苏-27的超机动性捧上了天,让苏联包括后来的俄罗斯一头扎进超机动性的迷窟,要不是没钱都差点没走出来。其实就像光有高空高速并没什么用一样,光是机动性好同样不会有什么L用,在体系的压制下,苏-27就算是孙悟空再能翻跟头、也还是得落在如来佛手心里。

眼镜蛇机动早在Saab35上面就能做,其实没什么稀奇

当然这只是说的机动性一个方面,除了这些以外,三代机在机载雷达、武器、传感器等各个方面,甚至细究到可探测性、起降性能、作战半径、续航时间等其他方面,与二代机相比也有质的进步,所以即便是两代战机单机之间的空战,也没有谁会把宝压在二代机身上。后来的三代半战机之所以多了一个“半”,其实主要也是体现在这些方面。

那如果把二代机纳入到前面所说的作战体系中,还能有所建树吗?这个因为目前还没有战例,所以不好评价。但从一些国家对待二代机的做法上来看,的确就是照这个路子在走,在建立自家作战体系的同时,通过对二代机平台雷达、武器、设备等的改进,使之在作战体系中仍有一席之地。印度的米格-21已经改到了可以发射主动雷达制怕中距空空弹,无论如何其作战能力肯定是上了一个台阶,至于能不能在实战中有所作为,如前所述,并不是战斗机一家的事。

挂了P-77空空导弹的印度米格-21

战斗机作为一个作战平台,这个平台既身处作战体系当中,同时平台上的每一个要素,都有可能对整体作战效能产生一定影响,有些是决定性的、有些是关联性的。单纯突出某一个要素或者几个要素,可能会在某一方面带来很大的优势,但多数时候也需要在其他方面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候这一个方面的优势就足以导致空战的胜利,也有时候这些代价也可能会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