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于近日公布了《广东省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确定2022年度配额总量为2.66亿吨,共200家企业纳入分配方案,其中涉及钢铁行业企业68家,涉及新建项目钢铁企业5家。

2022年度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的行业企业分别是水泥、钢铁、石化、造纸和民航五个行业企业。

本省行政区域内(深圳市除外,下同)水泥、钢铁、石化、造纸和民航等行业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共200家,其中钢铁行业企业共68家;此外还包括本省行政区域内水泥、钢铁、石化、造纸和民航行业已列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并于2021—2023年建成投产且预计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新建(含扩建、改建,下同)项目企业,共17家,其中钢铁行业企业5家。名单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广东省2022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体目标,结合国家和该省的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经济发展形势预测,确定2022年度配额总量为2.66亿吨,其中,控排企业配额2.53亿吨,储备配额0.13亿吨,储备配额包括新建项目企业有偿配额和市场调节配额。钢铁行业控排企业免费配额比例为96%,新建项目企业有偿配额比例为6%。2022年度有偿配额计划发放50万吨,于2022年底至2023年初、2023年4月20日分两期竞价发放。

碳排放配额通常指在碳排放总量控制下,政府分配的碳排放权凭证和载体。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配额交易,是政府为完成控排目标采用的一种政策手段,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将该控排目标转化为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下级政府和企业,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多余碳配额,来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的合理分配,最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控排目标。

从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以来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我国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做出了各种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2022年11月24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330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2亿吨大关,成交额88.36亿元,超过半数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交易。

2022年以来,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月均成交量约194.44万吨,每日收盘价在56-62元/吨之间。近期,生态环境部就2021、2022年度配额分配方案,电力行业核算、核查等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并对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此外,在近两个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多次就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介绍,明确政策方向,提振市场信心。

“双碳”目标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引领性、系统性,可以带来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发展的多重效应。着眼于降低碳排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助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钢铁行业责任在肩。钢铁企业更要重视新技术创新,解决减排的工艺和装备问题,更要重视新技术发展,比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助力钢企的绿色智能发展。各钢企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有效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助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云轧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