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则天下安。粮食能不能获得丰收,关乎这国家粮食安全,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去年的秋汛,让1/3的冬小麦大面积晚播,超1.1亿亩的晚播小麦让夏粮丰收面临严峻挑战,而今年多点频发的疫情,以及严峻的高温干旱的疫情也为今年粮食能不能再次获得丰收打上了问号。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交上让人振奋的粮食总答卷。
交卷:13731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谷物产量12665亿斤,比上年增长10亿斤。此外,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498万亩,比上年增长0.6%;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87公斤/亩。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靠什么?
面对去年秋汛造成的大面积冬小麦晚播,今年多点频发的疫情,以及今年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的重重影响下,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靠的是什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粮食丰收,从来都不能指望“天公作美”,“事在人为”才是丰收真正的“密码”。
今年,中央强化顶层制度设计,首次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各级党委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层层分解落实面积。中央财政提前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05亿元,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先后下拨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持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其次党和各地政府除了大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政策,通过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维稳粮价为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之外,还把化肥、农药这些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纳入生活物资保障范围,点对点保供,打造半小时农资服务圈。
半小时农资服务圈
打通农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我国疫情多点频发、起伏不定,为化肥、农药这些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和供应造成了很大影响,给农业正常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今年国家把化肥、农药这些重要农资纳入了生活物资保障范围,点对点供应,同时支持29个省份开展土地生产托管服务,化解小农户农业生产缺人手、缺农机等燃煤之急。
14个农资生产基地,7个物流基地,1个万吨级码头,2万多家农资经营网点和基层服务中心,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张流通网,这就是中农集团的农资供应分布网。得益于近年来农资流通网络的加速建设,即便是在非常时期,“最后一公里”也没有掉链子。
农资配送更畅通了,供应更不能掉链子。氮肥、磷肥和钾肥是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化肥品种。今年1—10月,全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产量分别约为3411万吨、1245万吨和475万吨。其中,氮肥和磷肥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际化肥价格出现了较大波动,但是我国的化肥价格,却走出了一条平稳的曲线,这背后离不开国家的有力调控。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许锋表示,在今年春耕、三夏等用肥旺季,有序投放了近1000万吨国家和省级商业储备肥,平抑了市场价格,夯实了今年粮食丰收根基。
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稳定全国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