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更新,对城市未来的延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的拆迁和重建,还渗透着对土地、城市和人文的尊重。城市的名片需要人文才能烘托出来,城市空间的开发非常重要。

近些年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日趋重视,对承载着城市历史记忆及文化基因的历史街区的改造与开发模式也日趋成熟。一些成功的老街区被改造成了城市的旅游名片,成为居民和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旧街区留下了城市的风貌,承载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怎么对待城市老旧街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北京 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斜街是政府主导下的历史街区再造,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有计划、有目的地旧城改造,目前已发展成为有历史文脉与保护价值在的商业空间。相对田子坊与新天地,杨梅竹斜街是一种更为折衷的发展模式,其能较好的兼顾商业开发、遗址保护之间的平衡

街区空间更新:从街道景观设计、建筑单体更新及基础设施更新三个层面对杨梅竹斜街进行空间改造。实施大栅栏12间公益设计计划,引进优秀创意设计更新街区;街区产业更新:保留大部分原有店铺,植入与街区文化特性相符的店铺,增强文化氛围,避免过度商业化。引入老北京兔儿爷等传统工艺品店,植入“内盒院”等建筑实验点;社区建设:引入大型策展活动,调动街区居民共同参与,构建新的活动及社会关系。

上海 嘉定安亭老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海城市发展中,如果说静安寺是承载历史叙事的核心区,那上海西大门安亭镇是了解这座城市最生动的文化入口, “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之名自汉代沿袭至今。后经汽车工业大发展时期,形成多变的城市面貌,留下了1200余年的上海0001银杏树、众多文化遗产和隽永的故事。

通过城市空间、建筑立面、建筑室内和标识设计一体化的设计,建筑师将场地元素转化为建造,同时又将建造带来的场地和历史记忆带给了使用者,解决了场地内同质化、无秩序的问题,维持历史街区的精髓并植入新的当代生活和空间。

安徽 淮河路步行街

庐阳区始建于1949年2月,是合肥市老城区,其文明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代。淮河路步行街作为庐阳区乃至合肥重要的核心商业街区,是少有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并存的文化商业老街。

解读它们承载的历史传承与群体记忆,联合原住居民和商户,有效组织多专业的设计与施工方案,提出开放积极的综合对策,杜绝同质化的设计套路,在保持街巷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呼应历史文脉,最终提升环境品质,注入时代活力。

成都 镋钯街

镋钯街位于成都锦江区,位于春熙路商圈,紧邻太古里。最初的镋钯街周围都是老旧小区,配套设施、街道绿化十分落后,街道电网密布,各类五金店是这条街最显著的特点。

后来随着春熙路商圈的繁荣发展,一些创业者来到这里,一个个特色店铺逐渐孕育起来,为镋钯街在人气聚集和品牌塑造等方面奠定了基底。随后合江街道加入到了街区的打造中来,镋钯街被确认为成都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试点项目之一,民国风的建筑让街区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特色小资店铺汇聚于此。

世界著名旅游杂志《Time Out》将镋钯街评选为全球最酷50城市街区,曾经落后的五金一条街,如今成为了集生活、时尚、潮流、文创等为一体的潮流街区。街区根植于春熙路商圈,吸引无数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打卡。这种当地政府统领,商业个体自主经营的模式,将统筹管理与自主经营融为一体,很好地增强了街区的活力,镋钯街因此也成为了成都老街街区改造的典范。

最后

城市是生命的有机体,每一条街巷、每一座建筑都有他的前世今生,老城区是城市起源的根脉,浸润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市井生活的温度。

如今许多一二线城市没有那么多土地可供城市开发,而老城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随着城市格局改变与商圈变化,发展重心也随之转变,城市里多了许多被遗弃的角落。但有幸的是,在这种城市化的快节奏下,这些角落能够得以存留,城市的文脉就流淌在这些大街小巷里。不同类型的老旧街区有不同的更新之路,需要更多角色参与,共同探讨城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