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远在河北唐山的战友通话,听出他有点鼻塞音,我问是不是感冒了,他来了一句“羊了,全家四口都羊了”,已经是第八天了。

问起唐山现在什么情况,他笑着说阴性快要清零了。

说起症状反应,他说比感冒的劲儿要大一些,开始发烧,然后最典型的就是嗓子特别干,有痰咳不出来,总想喝水。

我问,有没有住院治疗或者到诊所输液。他说没有,全家都待在家里休息,基本上快好了,在家里继续巩固。他因为业务上的一些事情,早几天就开始外出忙活了,因为很多人都阳过,也就无所谓躲不躲了。

战友嘱咐我,估计用不了多久,就飘到我们这了,不用紧张,备点感冒药即可,主要是退烧药,他们家就是按照感冒来治的。

当然,这只是他一家四口的最直接感受,不具有代表性,至于其他人症状如何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感染者的增多,“清零”与“放开”再次进入观点之争。

矢志“清零”的人认为,放开不宜过猛过快,要循序渐进的来,这话说起来简单,貌似很有道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是根本做不到的,这是一种理想化想象,但很不现实。

疫情的防控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封堵要么放开,两者之间没有模糊空间,做就必须做得彻底。因为循序渐进这个词,里面的弹性太大了,怎么渐?怎么进?太难把握。后退一步就是全面防守,前进一步就是当下呈现出的状态。

如果有弹性,其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封控,这一点不用怀疑,这是地方思维的下意识选择,特别是北方城市,一定会上最保守的手段,最后落到执行层面,还是层层加码。

实际上,我们三年来遵循的方式,何尝不是循序渐进原则呢?

武汉时期,那才是真正的全面防守,一切停摆,堵地牢牢的。但在此之后,各地零零散散局部封控,开启“打地鼠模式”,哪里露头哪里封一下,没了再放开,属于典型的“瓷器店里抓老鼠”,直到后来陆续出台的“九不准”“二十条”“十条”等等,无不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策略。

之所以很多人没有这种感觉,是因为:防控已经循序渐进了,但你的思想依然停留在紧张之中,我们前期对病毒的认知宣传用力过猛,恐惧一时难以卸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说,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放开,让大家无所适从,是不是步子迈地有点大?

说实话,医疗物资上的准备永远没有齐全的时候,你就是推迟到三四个月之后放开,也会是当前这个样子,这是一个必然要走的过程。

余以为,我们准备上的最大不足,不是在医疗物资上,而是在思想上。

我们没有及早做好心理疏导,没有正确的带领大家去认知病毒,现在突然放开了,专家们才开始跳出来,说重症很少,病死率极低,99%的人不用进医疗,没有后遗症等等。

但,专家们现在说的再多,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因为这个弯拐的太急了,前几个月还在风声鹤唳,转过身来就“没那么可怕”,大家思想上的弯短时间内是很难转过来的。

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权威专家都在发声,都在苦口婆心的做疏导,籍此来降低大家对病毒的恐惧,但实际效果如何?作用不大,害怕的依然会害怕,恐谎的依然还恐谎,看看最近的囤药就知道大家有多焦虑了。

恐谎包袱不卸掉,药店里再多的药都会供不应求,因为有些人恨不得把药店都搬回家,心中有多谎,囤药就有多迫切。

这种恐谎包袱,不是专家三言两语就能卸掉的,可能只有等到大家普遍阳过,有了切身感受之后,才会真正的明白过来到底可不可怕。

把一头大象装进冰箱很简单,但要把一种观念装进脑袋,难于上青天,当一种思维定势形成之后,要想转变过来实在太难了。

人,永远胜不了天,要尊重常识和规律,和自然较劲,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伤痕累累。

如果我们曾经多一些客观,那么现在可能就会多一些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