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年,17岁的蔡文姬被匈奴人掳走,还强迫她生了2个孩子。12年后曹操花重金将她赎回,但蔡文姬说:“我只做正妻。”

年轻时候的曹操是个有志青年,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在洛阳为官时就拜蔡邕为老师,而蔡邕也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两人一来二往便将彼此奉为知己。

成为蔡家座上宾的曹操自然对蔡邕的孩子蔡文姬熟悉起来。

蔡文姬自幼聪慧,稍大点的时候就跟在父亲蔡邕的身边学习知识,曹操也就成为了蔡文姬的师兄。

蔡文姬14岁的时候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得蔡邕的真传,求娶的人踏破了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问曹操想不想娶?那答案肯定想啊!

但他不能,曹操是宦官后代,没有良好的身世背景,根本就没有求娶她的资本。

曹操学有所成后便四处征战,离开了蔡家

而16岁的蔡文姬由父亲做主,嫁给了大学子卫仲道。

原本不再有交集的两人,却在十多年后再次重逢。

这时他是大权在握的一方霸主,她却是背井离乡的奴隶。

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了乌桓,取得了北伐的胜利,震慑了包括南匈奴在内的周边少数民族。

南匈奴派出代表团来中原,请求继续修好。

在接待南匈奴的过程中,曹操知道了左贤王身边宠爱的中原姬妾叫蔡文姬。

经过多方打听,曹操这才知道,在他离开蔡家不久后,师妹蔡文姬过得并不幸福。

在蔡文姬嫁给卫仲道一年后,卫仲道因肺痨去世,蔡文姬被遣返娘家。

此时她的父亲蔡邕被王允一党认为是董卓的支持者,含冤死在狱中。

经受如此变故的蔡文姬没有自暴自弃,反而研读父亲留下来的手札,继承父亲的衣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命运却没有优待她。

关中地区开始战乱,匈奴南下抢掠,见蔡文姬年轻貌美,直接将她掳走,献给左贤王。

自此蔡文姬过上了长达12年背井离乡的胡帮草原生活,还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孩子,但她还是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

在《悲愤诗》中,她怒斥匈奴“少义理”“人似禽兮食臭腥”。

曹操看明白了蔡文姬诗中的意思,恰逢这时候的文人都骂他是“曹贼”,不利于平定天下,曹操急切需要挽救自己的形象,以文治收服人心。

说起文学,自然绕不开汉末的文学大家蔡邕,而代表着蔡邕的蔡文姬,是很好的示好、拉拢的符号。

但赎回蔡文姬不容易。

于是他把前来拜贺的呼厨泉善于软禁了起来,将他当作谈判的资本,然后在汉朝和匈奴边境相接的地方部署下十万的兵力,再派出屯田都尉董祀带着黄金千两和白壁一对到南匈奴,才将蔡文姬赎回。

再次重逢的两人百感交集,曹操问蔡文姬想要什么。

蔡文姬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做正妻。”

曹操很是错愕,因为曹操已经有正妻了。

蔡文姬看出了他的疑虑:“经历了这么多,我一个弱女子很难在这世道生存下去,现在我只想找个忠厚老实的人做正妻。”

在曹操的安排下,刚刚20出头的屯田都尉董祀迎娶了30多岁的蔡文姬。

董祀的地位不高,手下管着几百人,人也不太上进,但是老实稳定,非常符合蔡文姬的要求——老实、正妻。

董祀一开始自然是不满的,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勉为其难地接纳这个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再一次面临失去丈夫、流离失所的痛苦命运。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蔡文姬披散着头发,穿着单薄的衣衫,退去了鞋袜跪在雪地当中,替丈夫请罪。

(《后汉书》: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焱皆为改客。)

曹操表现出长者的关怀,命人拿来了鞋袜给蔡文姬穿上。

这时,曹操的目的也暴露了出来。

他想要让蔡文姬将蔡家的典籍全部贡献出来。

蔡文姬表示遗憾,很多书籍在逃亡的过程中丢失了,而自己却能记下一些。

就这样,蔡文姬成全了曹操要名声的想法,用400篇失传的典籍,换回了丈夫的命。

【韶华历史】

飞鸟尽,良弓藏,也许曹操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他自己,每一个决定都有利于他。

可对于蔡文姬来说,曹操是真真正正帮助她回归家乡的人。

不管是在匈奴的逆境还是回到家乡的顺境,蔡文姬都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随遇而安,不悲不躁,加强自身的价值。

我从蔡文姬的身上学到了审时度势,进退有度。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韶华历史,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