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素有“冬比年大”的说法,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一过,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在古代,故人形容冬至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这也意味着,冬至过后气候将进入全年最寒冷的阶段,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进九”。面对奔袭而来的寒冬,养生党们又应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今天就给你大家介绍介绍。

应对冬至过后的寒冷,古语有云:寒为阴邪,寒则伤阳,所以冬至后养生原则之一是:避寒趋阳。人在这时要顺应“冬藏”的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足的睡眠

冬主闭藏,对大部分人来讲就是休养生息,而休养生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睡眠。睡眠是人体恢复休养每天必做的“功课”。对于现代人来说,晚睡早起似乎成了常态,睡眠不足往往会引发亚健康状态,严重的还会引发身体疾病。因此,在冬季更应当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提早入睡,按时起床,适应自然规律的作息更能起到养生的效果。

驱寒保暖

避寒就暖是热血动物的自然特性,对于人类来说,特别是“寒从足下生”,冬天应当注意双腿的保暖以防受寒。可以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日常要多坚持锻炼,到了晚上可以用稍热一点的水泡脚,也可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这些方法都可以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起到人体驱寒保暖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晒太阳

素有冬日暖阳的说法,冬日里面晒太阳不仅会给人带来温暖舒适的感觉,尤其人的背部有督脉和太阳经,多晒背部,通过太阳提供的热量,有助于通畅督脉和太阳经,起到促进气血畅通,增强体魄的作用。

冬季食疗

冬季寒冷,饮食上以温热补益为主,所以,平时可适量吃些温热性食物,利于藏阳。

羊肉,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冬季吃羊肉还能抵御风寒,滋补身体。

山药,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的植物,性平,入肺经、脾经、肾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

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同时含较多的维生素C及水分,所以有止咳化痰、除燥生津、利大小便等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关注我,了解更多养生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