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撑住,这里就是战场!每天1000多个病人、100多辆救护车,急诊室迎来“最严峻的时刻”

撑住,这里就是战场!每天1000多个病人、100多辆救护车,急诊室迎来“最严峻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撑住,这里就是战场!每天1000多个病人、100多辆救护车,急诊室迎来“最严峻的时刻”

我们决不投降,我们将战斗到底。

——电影《至暗时刻》

近段时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接诊人数激增,这是上海大小医疗机构的缩影。新民晚报记者 萧君玮 摄(下同)

12月下旬,每天有1000多名病人涌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急诊大厅,单日接诊峰值达1200人。

日均救护车来院数量约100辆,近平时的三倍。

每日留观患者200人次,急诊科俨然成了医院里的“战场”。

12月28日,新民晚报记者在杨浦区的这家三甲医院里看到:母亲顾不上挂号,背着孩子直冲进抢救室;ICU内外,重症床位始终“供不应求”;急诊大厅中,留观的患者与新来的病人挤满了整个空间……

图说:12月28日,新华医院门口,一名老人正被快速拉向抢救室。

“重症患者的救治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采访中,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十分明确肩头的责任,可面对“每日减少的人手”与“重症激增”的双重夹击,巨大的压力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

图说:重症监护室中插空加床,医院在想方设法增加空间收治更多病人。

“应收尽收,是我们抢救室的原则”

“快救救我儿子,他发高烧,还在抽筋!”下午1点半,一位母亲背着儿子冲进了儿科抢救室,徐晶立即让他躺上刚空出的床位,随后便和同事展开救治。

作为儿科急诊护士长,她介绍近来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家长顾不上挂号,十万火急把孩子送来,我们必须做到应收尽收。”说话间,又一位母亲抱着女儿前来求助。

图说:徐晶告诉记者,没有“阳过”的医护会穿着防护服工作,这是为了保护科室里的“有生力量”。12月中旬开始,护士顶上一批就病倒一批,如今正陆续回到岗位。

另一边,儿急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朱晓东从早上开始救治危重患儿,现在刚有机会喘口气。

“身边有医生感染新冠后4天就回到了一线,没想到坚守了一周,晕倒在岗位上。我感到很对不起她,很心痛。”朱晓东知道,同事们还是会选择挺住。他判断,儿童危重症的高峰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大家必须咬紧牙关。

图说:医生正在查看重症儿童的状况。目前,新华医院将急诊备用房间配置成儿童急诊ICU阳性病区,朱晓东和同事们优化了患儿收治流程,以应对正在袭来的风暴。

“刚完成援疆防疫任务,我就回来了”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江波杰是临时组建的成人应急ICU的负责人,几天前才从乌鲁木齐回到上海。刚完成援疆防疫任务的他一天也没休息,直接投入到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

“我这个ICU都是来自各个部门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医院从各方面给予急诊支持,相信一定能渡过难关。”江波杰告诉记者,2003年自己实习时碰上了“非典”,如今新冠肆虐,他要和病毒“死磕到底”。

图说:护士每天都忙得连上厕所、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很多人刚刚“阳康”就马上返岗。

“这是从业20年以来,最严峻的时刻”

成人急诊内科的接诊量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于洋举例,夜班有两个医生,外面排着200多个号,还有80个左右的留观患者需要他们关注,“面对这样的超负荷运转,我们只能撑住。”

图说:新华医院急诊大厅,家属焦急地向医生反映病情,这里留观的患者将陆续分流到新开辟的病房中。

本应休息的他放心不下,上午就赶来医院指挥,要将部分留观患者(其中绝大多数是老人),分流到急诊第二留观区。这是由原日间病房转设而成的临时区域,扩充出来的42张床位,给到最需要的人们。

图说:救护车蓝光闪烁,病人接踵而至。

快要入夜,成人抢救室的忙碌丝毫未减,一辆接一辆的救护车在门口闪着蓝光,让人不由得紧张起来。

“12月27日来了119辆,这是我从业20年以来,最严峻的时刻!”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凉声音嘶哑,目前他最担心的是,明天抢救室能否凑齐三四个人的“基本阵容”,“抢救室对于技术和经验的要求比一般科室更高,如果这里因为医护感染造成人员短缺,影响会更大。”

陈凉觉得,几天以来最让他欣慰的是“病人和家属的理解”,“抢救室里,一切都很紧急,在这过程中,病人和家属情绪能够稳定,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

图说:在抢救室外等待的人们。

记者从院方了解到,目前,为缓解急诊的紧张,医院紧急疏通了内部的转科通道,医务处每日向各临床科室报需要收治的患者人数,尽力为急诊留出空间。

另一方面,为救治更多患者,各科室医护人员都主动要求返岗参与值班和开展医疗工作,其中身体不适却仍坚守岗位的医护不在少数。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萧君玮 董怡虹 张剑

摄影:萧君玮

海报:蒋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