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中国的ICU的床位建设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人均拥有ICU床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嗯,是的,要比就比发达国家。具体什么水平呢?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的数据(不同组织统计出来的数据有些出入,比如欧洲统计局的数字就比世卫组织的数据高很多,可能是标准不一样):

美国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34.7

德国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24.6

加拿大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13.5

意大利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12.5

法国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11.6

韩国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10.5

西班牙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9.7

日本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8.8

我们说中国之前的ICU床位建设一直不太够,那之前是多少呢?2020年的数字是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4.8,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2.8。

几乎是爆炸性地增长。原因大家应该也都知道。这里说因祸得福不太合适,但确实是借机超车,毕竟在正常年份,你说要批那么大的经费砸进去建设ICU,2年把历史积累的数据翻两倍,那绝对是批不出来的。

所以从数量上,我们的重症病房数量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是中上的水平。你说会不会建太多浪费呢?

这个倒不用太担心,我国疫情之前,普通病房的利用率大约是70%,处于合理范围,但ICU常年处于90%以上的利用率,很多时候是符合了重症监护的条件,但没有床位。这次大规模释放了床位之后,以前一些不能进ICU的情况,也可以安排进去,这对于患者来说是好事。

但ICU一直以来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收费。ICU正常每天花费在3000-8000不等,平均我们算5000吧,遇到严重一点的情况,每天花上万也很常见。虽然发达国家的ICU也贵,但因为他们平时普通医疗的费用就不低(当然有保险的话会报很大一部分),所以显得ICU就没有那么贵,比如美国住ICU一天平均也就在1万美金上下,比起他们门诊和普通病房,这个加价幅度就不多了。

但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ICU还是太贵了。如果还是这样的价格,可能建设好的病床,最终也用不起来。所以这次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动态调整机制中统筹考虑,既可以为病人减轻负担,也可以避免因为用不起而造成的ICU资源浪费,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