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出席发布会,就当前各地迎来重症高峰,中医药如何在救治重症患者过程中发挥作用进行解答。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针对“防重症”,黄璐琦表示,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对于重型、危重型的患者,通过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的转变,减少病亡率。
黄璐琦介绍,随着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针对重症,各地持续开展医疗救治培训,加强重症救治的力量,各中医医院还积极开展互联网诊疗,缓解接诊压力。同时,统筹使用设施设备和调配医护人员,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能。在机制上,各地进一步强化重症救治的中西医结合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模式,各地救治专家组也进一步充实中医专家的力量,进行重症、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巡诊指导。
结合临床实践,齐文升表示,阻断病情由轻症转重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出现一些阴阳两虚的中医症候可以作为中医判断是否会转重的预警指标。此外,中医药在阻断病情转重治疗上,也强调关口前移、早期治疗。齐文升介绍,在临床具体治疗中,中医强调三个治法:一是尽快遏制热毒和湿热毒邪,比如临床上高热持续48小时,可每天吃两剂中药,每2~4个小时服用一次,还可用中药药汤研服安宫牛黄丸进行退烧醒神;二是在临床中重视通腑疗法的使用,中医认为腑气不通肺气就不降,呼吸功能就不会改善,因此调肠治肺或者肺肠同治是阻断病情转重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临床上如果大便不通超过 24 小时,可以采用生大黄泡水或者研末灌服通便;三是强调早期扶正,全程扶正,临床上可以用大剂量的人参来扶本固元。总之,如果临床上处理好了邪正虚实的转化关系,防止病邪由表入里,防止逆传或者内陷,就能阻断病情由轻转重。
针对重症患者的治疗,张忠德介绍,中医在重症治疗过程中可解决高热、腹胀、便秘、胸闷、气喘和大汗出突出症状,在高热患者治疗中,中医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外治法、鼻饲、针灸、热敷法等一整套“组合拳”,多频次、多组合使用中药,可在快速降低患者体温的同时,不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针对一些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疲倦乏力症状,中医可用独参汤,患者服用之后,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从危重症、重症转为普通型,降低病亡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