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背”是武夷岩茶审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十分准确地反映了武夷岩茶烘焙工艺要求、特点及火功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蛤蟆背”出自《茶经》:“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夷岩茶经过传统而科学的工艺加工,再经烘焙后,在干茶条索表面出现颗粒状泡点,茶叶冲泡后,可见叶底有不规则隆起的颗粒状泡点,形似蛤蟆的背部。

“蛤蟆背”的产生,与焙火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烘焙过程中出现“蛤蟆背”,说明“火已攻进”,使成茶品质稳定,便于贮藏和品饮。

岩茶中的蛤蟆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岩茶中的蛤蟆背

清代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写道:“武夷焙法,实甲天下”。武夷岩茶的焙法极为考究,享誉天下,炭焙是武夷岩茶的传统烘焙方法。

古人云:“茶为君,火为臣”, 说明了火功与茶叶品质的密切关系,好的茶叶原料要采用好的烘焙技术,才能做出高品质的成品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欠火:武夷岩茶在精制加工烘焙时,只经过走水焙或“吃火”温度太低 (低于100℃)、时间太短,叶底未起“蛤蟆背”。欠火为岩茶加工中不合格的火功。

  • 轻火:轻火岩茶焙火温度在100~120℃,烘焙温度较低,烘焙时间较长,12~15 h。叶底有起“蛤蟆背”,但泡点小、少且分布稀。这种火功岩茶适合于刚接触岩茶的饮茶者。

  • 中火:中火岩茶焙火温度一般控制在 120~135℃,时间 10~12 h。叶底起“蛤蟆背”,泡点数量较多且分布明显。当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中火岩茶。

  • 足火:足火岩茶焙火温度一般控制在 135~145℃,时间 8~10 h。冲泡后可见舒展的叶底表面出现明显的“蛤蟆背”,“蛤蟆背”的泡点数量多而且较大,泡点分布密集。传统岩茶火功一般掌握足火,其火功足,茶叶耐泡、耐贮藏,是岩茶老销区消费者的满意火功。

  • 高火:高火岩茶焙火温度一般控制在 160~170℃,时间 6~8 h。叶底硬挺暗褐,“蛤蟆背”的泡点数量多而且大,泡点色暗分布密集。

  • 病火:病火即焙火时温度太高 (超过 170℃)或“吃火”太急。叶底部分或全部碳化,叶底不舒展,手捏生硬,色黑如炭,“蛤蟆背”的泡点数量多而且黑暗,分布密集。此火功为焙火出现了严重毛病,是业内不提倡的所制。茶叶品质劣变,不宜饮用。

“蛤蟆背”只是反映武夷岩茶火功程度,不能作为判断茶叶好坏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岩茶品质的优次,要看产地、品种、管理、鲜叶原料、天气、工艺等一系列因素,而不是单单凭叶底这一项就能判定成品茶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