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几年大环境不太好,但是张老师也没见无人申报职称,为啥?因为岗级、因为待遇。不少单位定岗级、给待遇都是跟职称挂钩,这也是许多工程人每年蜂拥申报职称的原因。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因素?

如今申报职称的政策才经历过迭代,大基调是肯定不会有变化的,但是一些细枝末节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许变化,你能确保自己不会因为这一个棋子的变化,导致满盘皆输?所以张老师建议申报职称还是要趁早,免得政策变了又变。

其实很多人未能通过职称评审的原因都是对政策不了解,常常进入误区,才会导致申报失败,那下面咱们就一起看看,哪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失败?以便咱们查漏补缺,避免重蹈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业选择

初定职称专业的选择跟参加评审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导致还跟往常一样选择申报专业,你说说如果从参加工作就是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还好,歪打正着。但是如果不一样的话,那就是踩了大坑。

参加职称评审专业的选择,只根据你个人的工作经历、业绩成果来确定。咱们打个比方,如果你是学国贸毕业的,同样能够评审土建专业,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能提供得出土建相关的业绩成果以及工作经历

论文写作方向

咱们申报职称都是需要提供论文的,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论文该怎么写?写什么?虽说咱们大多也写过毕业论文,但是这两者能相提并论?

张老师建议论文写作,第一步就是确认好写作方向。因为只有与申报专业、工作内容保持一致,才算是符合要求,否则你认为那些每年因为“论文质量不佳”的同志,到底是因为啥才没有通过?

总之一句话,论文写作要根据工作内容以及评审专业方向来写,这三者要保持一致才行。记住内容不要流水账,多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案例。

业绩成果提供有困难

业绩成果提供有困难,这得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业绩太多,不知道哪个好,二是截然相反,业绩太少,都凑不够数。反正各有各的“难”。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好解决,你说说都已经参加工作多少年了,怎么可能没有业绩,但凡只要是有你本人签字的,无论是目前所在的单位,还是前单位,能够证明有你参与的痕迹,都是能够作为业绩成果来使用的。这是针对自觉业绩太少的同志,业绩就该这么提供。

如果是业绩太多,这也好办,哪个项目规模大,就提供哪个;哪个涉及金额数目大,就提供哪个。是不是非常简单?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业绩成果材料?

业绩成果都是长年累月积攒的,哪能真等到申报时间到了,再去准备,关键是你到哪里找,不少同志都已经跳过好几次槽了。

以上就是大多未能通过职称评审常见的误区,大家是不是能够引以为戒?

内容来源:豆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