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晚期,外戚势力逐渐增大,其中汉质帝刘缵就是外戚拥立称帝的,由于刘缵称帝时还小,说了句童言无忌的话,得罪了大将军梁冀就被毒杀了,驾崩时年仅九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质帝没有子嗣,在朝廷百官的“商议”下,让河间孝王刘开之孙刘志继位,即汉恒帝,是东汉第十一位皇帝。由于汉恒帝继位时只有十多岁,没有达到执政的年龄,加上外戚梁氏势力庞大,梁太后临朝听政,汉恒帝此时手中无权。

这也让外戚的势力达到了巅峰,直到延熹二年,二十七岁的汉恒帝终于掌握到部分权力,但依旧不是外戚的对手,为了翦除其党羽,汉恒帝依靠宦官诛杀了梁氏集团。

然而外戚专权的时代虽结束了,但也因此宦官成了气候,其中单超等宦官都因功封为列侯,这让官僚士大夫非常不满,在延熹九年,终于爆发了第一次党锢之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估计是汉恒帝更信任宦官,因此这次斗争是宦官赢了,不过士人阶级根深蒂固,一次失利并不至于伤筋动骨,依旧能与宦官集团抗衡,但文官集团的好日子至此到头了,因为东汉朝下一任皇帝的治国水平,与汉恒帝是差不多的。

永康元年,汉恒帝驾崩,终年三十六岁。同年,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帝,即汉灵帝。

其实此事对刘宏来说挺意外的,虽说刘宏与刘志的祖宗同为河间孝王刘开,但实际上当时未必没有更好的选择,不过估计窦太后也有自己的私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要寻一个血缘较近,品行合格,年龄又不大不小的少年并不容易,而当时的刘宏正好符合条件,才十二岁的年纪,性格未定有“塑造”的空间,又不能立即掌权。

刘宏这个小地方出身的落魄亭侯之子,在未掌权之前,确实让窦氏家族攫取大量利益。根据史料,窦武因定策有功封为闻喜侯,窦太后立马任命窦武为大将军,常居禁中,拿到实权后紧接着便将窦氏子嗣封了个遍,并掌控许多朝廷要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窦氏家族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控了朝政大权,但明眼人都看出了问题,其中大臣卢植便看不过眼,以劝告的方式说道:“以家谱排序而立皇帝,你窦武有何功劳?应当辞掉丰厚的赏赐,以保全你性命和名声。”

可见窦氏家族的行为,已经侵占到各方利益,卢植好言相劝只不过是自身品行正直而已,以及不想朝中再次发生党锢之争,然而所谓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毕竟梁氏家族被灭门不到十年,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但窦氏家族依旧想要重蹈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世俗凡人终究难逃为己谋利的习惯,哪怕窦武风评不错,是个有作为的官员,依旧逃脱不了利益之争,并因此忠言逆耳,带领家族一步步走向深渊。

其实,东汉末年的外戚集团,最初都是以拥立外藩侯爵为帝来谋取利益,并以此逐渐把持朝政,一言定皇帝废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初窦太后询问刘儵时,他多少看出了一点想法,才会向窦太后推荐刘宏的。然而刘儵虽为窦氏家族立下汗马功劳,但不久便让中常侍侯览、王甫等人设计害死。

可见无论是文官集团,还是宦官集团,都不会坐视宗室大臣联合外戚集团把持朝政,所以宦官出手时,文官才会不闻不问。不过当时的宦官确实势大,因为刘宏虽平庸,只会捣鼓一些小算计,但也有自己的想法,登基后非常信任宦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日后还封了十二个中常侍,史称“十常侍”,这也让刘宏时期的宦官势力达到顶峰。只是刘宏安心享乐、少问政事,导致自身容易遭到蒙骗,将谗言信以为真。

更因此自以为国家还算安定,却不知朝中党派林立,宦官、外戚、文官三方早已斗得不可开交,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据说,窦武在辅政之初,就有剪除宦官的心思,刘儵的死顶多算个引子。

窦武定下决心后,便策划起如何铲除宦官,还把想法告诉了窦太后,并希望窦太后从旁协助。但窦武并不知,窦太后早就被享乐腐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窦太后最宠爱的女尚书赵娆,早就与曹节等中常侍勾结起来,却一直被蒙在鼓里,还对他们非常信任,多次在他们怂恿下乱下命令,做了许多糊涂事。

由于信错了人,窦太后对窦武的吩咐并没有照做,还让宦官得知了士人的计划,连夜歃血共盟,发动政变,事后士人阶级元气大伤,而这就是东汉朝的第二次党锢之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窦武也因密谋泄露而被反咬一口,他只能无奈自杀,然而宦官借到汉灵帝的势后,却没有善罢甘休,导致窦氏家族依旧受到牵连,多数族人都被诛杀。

汉灵帝刘宏念及情谊,并没有杀窦太后,但也收回了她的权力。面对这些打击窦太后并不能释怀,没多久便在忧郁中病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