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华,朱伊奇.职业教育数字化赋能提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1):52-57.

治理论坛

数据治理驱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数字化赋能提质研究

张兴华1 朱伊奇2

(1.四川省东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四川 眉山 620000;2.成都汇智建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

在全球产业数字化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以及疫情防控呼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下,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数字化转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创新、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根据“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分步实施”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思路,按照“源→算→现→用”的实施路径,结合各个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措施,循序渐进、持续迭代、循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4;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22)11-0052-06

作者简介

张兴华,校长,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管理、教育信息化,邮箱:715363944@qq.com;

朱伊奇,总经理助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教育信息化,邮箱:diliyiqiz@foxmail.com。

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球产业数字化不断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德国、美国等世界工业强国亦陆续制定相关战略规划。而培养出具备相应能力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是建设数字化工业强国的重要保障,也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实现国民经济弯道超车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下,数字化技术主要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加以简单应用,尚未实现数字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既难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也不利于促进教学管理体系的重构,导致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落后于技术变革,难以满足行业企业对具备数字化能力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1]同时,疫情防控期间,数字化线上教学得到广泛应用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教学手段,并且产生呼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因此,在深化产教融合与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创新、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2]

为推动职业教育实现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教育部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要求在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同时,促使信息技术在变革创新的基础上,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3]教育部拟通过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在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同时,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既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又使教育信息化从理论逐步走向实际应用,为探索建构数字化教育模式、实现数字化教学管理、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需求

(一)建构数字化转型新模式,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跳出将数字化技术仅仅视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的传统思维局限,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产教融合为引擎,探索、开发、运用各种能够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手段与方法,使教育信息化升华成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4]促使职业教育的方法、手段、路径、措施发生蜕变,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数字化教育模式,以整体驱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二)探索数字化教学管理实践路径,提高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在教学管理全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开发集成化、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将各类数据转化为决策建议,实现个性化、共享、合理配置、高效管理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并完善数字化教学管理制度体系,[5]在提升教学管理效率、教学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逐渐实现数字化教学管理和数字化决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推进职教数字化人才培养,输送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各类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相关产业对具备数字化能力素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人才需求缺口持续放大,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充分发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培养具备数字化能力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通过“产教融合、学用相长”的方式,有力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以有效提升数字经济的人才供给水平,向社会输送大批具备数字化能力素养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增添活力与动力。

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系统模型构建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涉及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按照数字的识别、数字的产生、数字的传递、数字的使用等环节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进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全过程相关数据的采集,按照设定的算法规则进行逻辑运算,对运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和智能化呈现,将加工后所获取的各种信息用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决策,实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源→算→现→用”循环迭代和持续改进,如图1、表1所示。

图1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模型

表1 某某职校数字化转型作业表

(一)数字的供给——数据“源”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拥有海量的数据支撑,即要有数据“源”,没有数据支撑的数字化转型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必须先进行数据生产、应用生成、信息采集,即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教育教学相关要素所涉及的行为特征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且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各项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和规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与教学管理全过程中,系统化采集各种数据,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规范化储存,[6]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来源多样化、内容详实、全域全程覆盖的职业教育大数据,以确保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数据供给。

(二)数字的加工——“算”法

根据职业院校的教育规律(教育科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规律等)、政策法规、制度体系、管理科学、伦理道德等设定参数,对职业教育大数据进行加工,并且结合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与教学管理需求,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选择特定的大数据逻辑算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采集储存的标准化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加工,发掘出数据背后具有利用价值的潜在信息。[7]

(三)数字的可视化处理——呈“现”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必须运用于教育教学,数字化运算的结果必须产生价值,并且能够以特定的方式向用户进行个性化呈现,被用户感知、接收、提取。因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以算法为基础,在对各类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可利用潜在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整理形成能够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决策建议,分部门、分专业、分项目、分角色,进行个性化、可视化呈现。

(四)数字赋能提质——运“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逐渐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为职业院校赋能提质也势在必行。为数字赋能、助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要求在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中,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固化并充分运用经过分析、处理的各类教育数据,将所获取的各种潜在信息与决策建议,运用于教育教学方面,逐步建构起数字化教育模式;在教学管理方面,还要构建并完善数字化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逐渐实现数字化教学管理;通过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职业院校数字监控、数字洞察、管理优化、洞察变现、业务转型。

(五)持续改进,推动数字赋能提质培优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永远在路上,着眼点在于数字供给、数字加工、数字的可视化处理、数字赋能提质培优,从而实现循环迭代、持续改进,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做出贡献,推动数字赋能提质增效。

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复杂程度高的长期艰巨任务,在实施进程中,必须坚持“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完善顶层设计,坚持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各种数字化技术,以及衍生出的校本数据中心、数据分析诊断系统、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校园云平台等综合数据平台,[8]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功能要求,分别采取有效且可行的实施方法,贯彻落实、循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

(一)数据的采集与储存

职业教育大数据通常可分为教育管理数据、教育教学数据、校园生活数据、教师和学生成长经历数据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涉及的数据内容普遍存在来源场景多样、量化困难、汇聚复杂等情况。其中,数据来源场景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就业创业、实习实训等众多与教育学习相关的场景;量化困难源于场景的多样化、人的不确定性,以及人、机、物之间的交互复杂性等因素;汇聚复杂源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数据所具有的多样化、结构异质化、内容复杂化等特点。

数据的采集与储存,主要包括数据的产生、应用生成、信息的采集、数据供给四个环节,在各类教育数据的采集与储存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各种类型的数字化技术,依据数据的不同特性,选用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与采集手段,进行各类教育数据的系统化采集,并且在按照教育部相关数据的统一标准规范,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规范化储存于校本数据中心、数字化校园云平台等综合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来源多样、内容充实的教育大数据。

在数据采集方式上,主要选用注重数据统一性的集中式采集、注重数据实时性的伴随式采集、注重数据连续性与变化情况的周期性采集等方式,[9]以实现数据采集的规范化、标准化。在数据采集手段上,主要选用平台采集、物联感知、图像识别、视频录制等多种手段,[10]以有效拓展采集原始数据的广度与深度。

(二)基于约束因素,选择与之匹配的数据逻辑算法

在对标准化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与教学管理需求,基于教育规律、政策法规、制度体系、管理科学、伦理道德等各种约束因素,选择与之匹配的数据逻辑算法进行加工,为发掘数据背后具有利用价值的潜在信息奠定基础。

1.教育规律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教育规律作为职业教育数据加工逻辑算法的重要选择依据,纳入数字化转型的系统设计,做到遵循规律、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有破有立。

2.政策法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成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实施依据。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政策举措;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提出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这些政策法规为职业教育大数据逻辑算法的选择指明方向,提供政策依据和方法路径,能够更好地指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

3.制度体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全国多个省市先后实施“双示工程”“三名工程”“强基工程”“职业院校提质培优”等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集约化办学的康庄大道,丰富了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制度体系素材。因此,选择职业教育数据加工逻辑算法,必须在参照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

4.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数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学科,既具有理工类学科的属性,也拥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依据和运行参数,也是职业院校现代化管理的基石之一。因此,管理科学也是选择职业教育数据加工逻辑算法的约束因素之一。

5.伦理道德

数字的加工与显现,最终服务于应用决策。因此,在数据基础上形成的各类决策建议,应当是符合人文道德规范的。数据的获取渠道、数据的流通应用、数据的加工,都应当在伦理道德的框架内进行,而不能“有技术没文化”“有数字没温度”。

(三)个性化呈现让数字“看得见,摸得着”

在对可利用潜在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整理形成决策建议的基础上,为了使其能够与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有助于解决各种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应当采取全方位、多角度、个性化展示的方式,向使用对象呈现标准化原始数据分析处理的最终产物,让数据产生价值。

1.分部门呈现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数字化应用需求,各部门应当拥有不同的系统功能和应用界面,数据的呈现应当实现个性化展示,满足各部门的个性化数据运用需求,解决职业院校招生、学籍、收费、学生管理等各种活动中的管理问题。

2.分专业呈现

大数据时代,职业院校迫切需要有效利用数字加工技术,进行专业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对学校开设的专业和专业群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丰富专业内涵,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人才供给质量。

3.分项目和角色呈现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落实到学校平台载体上,能够有效解决职业院校的某一个或多个事务性工作,以及能够支撑各项目及项目内的各成员解决某一个或多个问题。因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实现分项目和分角色进行数据化结果呈现,方便学校各级各类人员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四)用好大数据,实现新跨越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必须遵循“数字化转型服务于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宗旨,围绕“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完成职业院校数字化建设并投入使用,逐步实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业务流程、工作流程数字化全覆盖。

1.个性化教学方案

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为职业院校的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职业院校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时,需要通过大数据配合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研发个性化学习课件以及智能化教学手段,精准研发教学课程,实现因材施教。

2.专业化人培方案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基于专业调研的结果。由于传统方式的专业调研样本数并不丰富,调研样本的抽取存在一定的人为偏差,导致专业调研结果并不完全真实,与人才培养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脱节现象。因此,需要引入大数据,加大专业调研力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人文化管理制度

前几年,我国职业院校在国示校、省示校等各种项目建设中,非常重视制度体系建设,反而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程度地出现“制度陷阱”。事实上,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的低层次需求满足以后,人们才能够安心工作,愿意为集体付出和奉献。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推行职业院校人文化管理制度,以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4.现代化治理手段

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结合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对各种职业院校治理手段进行优化、改进,在实现职业院校治理手段数字化、现代化的基础上,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推进职业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职业院校的跨越式发展。

五、结论

在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基于深度产教融合与教育信息化,依托各种类型的数字化技术,开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创新、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本文在论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与核心需求的基础上,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模型,探索并提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在未来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项目实践中,要结合数字化技术的最新进展,继续深入研究数字化转型的实施策略,不断创新、优化、改进实施路径和方法,使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快速、健康地向前推进,为我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宗凯,吴砥,郑旭东.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教育研究,2018,39(4):16-22.

[2]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1-03-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3]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J].教育科学论坛,2020(33):3-11.

[4]何磊,朱小平,李龙图.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与实践——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云中高职”探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4):70-75.

[5]赵朝晖,张花.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变革新趋向——基于高职师生在线调查的实证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1(5):5-7,14.

[6]孙洪涛,郑勤华.教育大数据的核心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5):41-49.

[7]吴敏.面向教育大数据的关键算法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6.

[8]杨现民,余胜泉.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教育研究,2014,35(5):113-120.

[9]柴唤友,刘三■,康令云,等.教育大数据采集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J].大数据,2020,6(6):14-25.

[10]邢蓓蓓,杨现民,李勤生.教育大数据的来源与采集技术[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8):14-21.

Research on Digital Empowerment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Xinghua ZHANG1, Yiqi ZHU2

(1.Sichuan Dongpo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Meishan Sichuan 620000; 2.Chengdu Huizhijianshu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ant upgrading of global industrial digitization and the realistic demand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integrate industry with education and cooperate with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also a must-take way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promote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dea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overall planning, systematic progress and step-by-step implemen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source → calculation → present → us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various vocational colleges, it takes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essively, continuously and circularly,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realising excellence.

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path

编辑:王天鹏校对:王晓明

本期稿件推荐

新刊速递 |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年第11期目录

2023-01-03

特稿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韩锡斌等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3-01-04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