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网红教授说:“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没有资格享受五十几岁人的待遇”。

咋一听好像是对的,从中国的革命传统教育上来说,要讲奉献、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网红教授这一代人在这个认识上更加深刻的。

网红教授说的五十几岁的待遇,应该归纳为:工资符合该年龄段的水平,有了自己的住房和车子,没有车贷和房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这样的待遇基本上也是拼到50几岁才能享有。

但从现实来看,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不能享受五十几岁人的待遇是另一回事,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其实也是很无奈的,我觉得这种想法可以理解。

  • 读书花钱不少,孩子心中有数

现在的年轻人别说从小学到高中了,光读三四年的大学,谁家没花十几万?条件好的家庭另当别论,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为了供孩子读书,有的父母长年在外奔波打工,甚至为了节省车费多挣点加班费几年或多年没能回老家看看孩子,要不哪里来那么多留守儿童?父母实在支持不了就靠助学贷款,有的出学校几年了也没有还清被银行清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这种成长经历,让孩子背上了无形的思想包袱,都想着找个工资高点的工作才对得起父母的付出。

  • 父母的经历和现实让孩子心如明镜

网红教授年轻时代与现在不同了,以前单位负责职工住房,就是90年代的房改,集资建房也不像现在这么费劲。

以前人的思想和现在的人也不一样,现在有点乱套了的感觉。以前结个婚对房子车子没那么讲究,彩礼几千上万就过了。现在辟开车子不说,但没房子怎么成得了家?谁家姑娘会跟你到处租房子住啊,彩礼还动不动就大几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就算是条件一般的工薪家庭,也是一边还房贷一边供孩子读书,更别提在外务工的家庭父母。

家里是女孩还好点,是男孩头都大 ,自己都折腾得差不多了,有几家父母能帮得上忙?孩子心里跟明镜似的。

  • 年轻人收入不高,生活确实不易,只是报喜不报忧

我的那些年轻同事,工资待遇是没有50几岁的待遇,小城市,大学生刚进来就3000这样子,有的车子房子也买了,但手上起码3张以上银行借寄卡在拆东墙补西墙的过日子,一拿就在手上7、8年了,这种日子不好过,家里条件好点可以帮衬,没条件的就自己苦苦支撑,做梦都想着高收入啊!又有谁给父母诉说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现实就这么无奈,孩子懂得

经历了父母边还贷边供自己上学、经历了无父母陪伴的童年、经历了助学贷款,面对自己未来要面对的房贷、车贷、结婚彩礼,年轻人其实思想并不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束语

现在的年轻人父母也刚好合网红教授说的50几岁了,自己能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自己解决自己的房子、彩礼问题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有了这样的待遇就不会更多的给才解脱的父母添麻烦了。

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其实也是很无奈,大多都是普通百姓人家。有想法很好,不管前进的道路上能不能实现,这样的想法就是对父母的感恩和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