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自古便享有“唐人七律第一”之美誉,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中更是力压李杜诗篇,高居榜首宝座。《黄鹤楼》能得到如此盛赞,其实与李白的一个典故有很大关系。

《唐才子传》记载,崔颢题诗后不久,“诗仙”李白也登上了黄鹤楼,他同样被壮丽景色所感染,灵感迸发正欲题诗一首,见到壁上崔颢的题诗,自愧不如愤然搁笔,并慨叹道:“一拳打倒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就是“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典故,故事真假尚存争议,或许只是后人附会,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白确曾多次模仿《黄鹤楼》格调作诗。

比如,李白《鹦鹉洲》的前四句是“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对比崔颢《黄鹤楼》的前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直观来看,相似度还是非常高的。

而模仿痕迹更明显的一首则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无论从笔法还是立意看,都与崔颢的《黄鹤楼》有八分相似,就连韵脚都压得一个样:崔颢说“此地空余黄鹤楼”,李白写“凤去台空江自流”;崔颢说“芳草萋萋鹦鹉洲”,李白写“二水中分白鹭洲”;崔颢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写“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对比来看,不能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如出一辙。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向来以恃才傲物著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能让“诗仙”屈尊模仿,可见李白对《黄鹤楼》的认可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