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分享中我们提到:缺乏自我同一性的人会感到混乱和失望,这也是导致一个人不自信的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讲,构建出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可以变得自信。
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自我同一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自我一致性,能够采取开放的态度,接纳自己所有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经验;并且能够将经验同化到自我的结构中。
由此可见,良好自我同一性的前提是开放自我,在保持开放的基础上自我接纳,最后通过内化的方式将经验同化到自我结构中。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我将从如何客观的解释自己和如何更丰满的解释世界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如何客观的解释自己
这里一共包含了三部分,分别是:分化自我,思维监控,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
一、分化自我
什么是分化自我?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的整合统一不可或缺的是两个我;一个是“主体我”,一个是“客体我”。
你可以把“客体我”想象成自己的本能,或者面对事物时不假思索的第一反应,比如看到美景就心旷神怡,看到垃圾堆就犯恶心。
然后把“主体我”想象成自己的理性,没有感情;面对那些事物的反应仅仅是事物本身,比如“我看到了一幅美景”“我看到了一堆垃圾”。
通过在脑海中的自我分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并存,理性与感性共生。
可能有人会问,明明是构建自我同一性,为什么第一步是分化自我?这不是人格分裂吗?
当然不是,因为分化自我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维度的解释自己。
正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所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并行不悖。
二、思维监控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思维监控能力;其含义是在思维活动中把自己的“思考”当作思考的对象。
当你能够分化自我之后,就需要用“主体我”去监控“客体我”。
比如当你为了一个人要死要活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你正在花掉自己大部分精力为一个人要死要活;
当你因为某些事大发雷霆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正在为某些事大发雷霆。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你快速的从当前状态下脱离出来,站在第三视角看待自己的思维。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单一的内心状态下找到突破口。
三、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
自我接纳
在埃里克森的观点里,自我接纳就是要接受自己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但这样的说法可能会有点抽象;我们不妨换个方式,先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吧,一个会犯错,有瑕疵的普通人。
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失败了怎么办;即使某件事成功,也会更多的认为是侥幸,不是自己的真正实力。
一方面他们有可能确实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对了什么,这也就意味着下一次随时都可能做错,由此产生不确定性让自己迷茫。
另一方面他们潜意识里会把成功当成对自己的肯定,把失败看作对自己的否定。
渐渐的把成功和失败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总是会给自己的情绪徒增很多事与愿违和过犹不及。
他们的典型特征就是,对自己行为的价值判定远超出事件本身。
而这里面隐藏着两个重要变量,其一是“现实自我”,其二是“理想自我”
前者是你现实生活中的样子,后者是你理想中的样子。
每个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可以有很多,但这个世界衡量你的标准永远都只有一个,就是你的“现实自我”。
而真正的自我接纳就是发自内心承认“主观上的你”和“处于整个世界中的你”有着不可调和的差距。
自我排斥
在自我接纳里面,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自我排斥;其含义是:拒绝接纳自己的不合理。
如果说自我接纳是在无限扩散你的自我意识,那么自我排斥,就是在帮你树立属于自己的边界。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自我意识中把“自我感受”当作决策重要依据的思维模式。
听过一句话叫做: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而是要把自己做的事当回事。
因为“你”的感受,或许对你来说很重要;但在别人眼里,甚至都轮不到谈重要不重要,很多时候,压根没有人看见你所谓的“感受”。
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感受都是自己的,“感受”也只是自己进行决策的参考指标之一,才算是真正开始走向自我统一。
如何更丰满的解释世界
在自我同一性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建构属于自己的解释世界的方式。
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人们组织信息和表达经验的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知觉风格,第二个是心理表征。
这里只做知觉风格的分享;典型的知觉风格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关于如何解释世界,第二种方式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立场。
一、分析型和整体型知觉交替使用
人们在认知事物的知觉模式各有不同,有的属于分析型,有的属于整体型;分析型往往更侧重于细节;整体型则更侧重于大局。
而相对完整的方式,就是分析型和整体型交替使用。
1936年12月,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就是对分析型和整体型知觉风格的最好诠释。
在运用整体型知觉感知事物的时候,更侧重于事物的规律,长期,或者发展轨迹这一方面。
在运用分析型知觉感知事物的时候,更侧重于事物的个性,变化,与众不同这一方面。
从性质上讲,两种风格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对同一事物不同维度的分析。
二、场独立和场依存
场独立的含义是:个体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运用自己内部的参照;比如说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认知形成判断。
不过在这里可能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认知不够怎么办?
在上一次分享中有一位朋友提到,认知有偏差,人不可能全知全能,知识的诅咒一直存在。
是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因为不知,本身也是一种判断。
即使强如牛顿,爱因斯坦,晚年也会陷入神学的桎梏中;如果单纯的把认知上限作为该不该有自信的判定标准,你就大概率会长期陷入所谓的“不自信”。
在个体建构论中,人格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解释世界的不同方式;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属于自己的解释方式,并愿意继续丰富和修正它。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这个才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场”。
同样的,场独立并非解释世界的唯一立场;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场依存”。
其含义是:个体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把外部参照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
人不可能抛开一切只谈自己,在有独立的解释世界的方式时,同样也少不了对这个世界信息的依附。
而让外界信息准确为自己服务的最好方式,就是尽量依附于那些无限趋于事物真相的信息。
而这个真相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结语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提出个体建构论,
在建构论中有这样的假设:没有客观的,绝对的真理,一个现象是否具有意义,依赖于个体解释该现象的方式。
在哲学中,真理都是相对的,都有其适用范围;而你要做的就是在思维里形成这样的范围,并用无限趋近于真相的方式去解释自己。
而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一个人的身心达到相对平衡,而这种平衡感就是自信的真正来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