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宁彩臣
本文5914字
1
这几天,随着《满江红》的热映,关于岳飞的讨论又火了起来。
比较普世的看法是赵构就是个软蛋,秦桧是个奸贼加投机分子,两个人合伙搞死岳飞,偏安一隅,过起了奢华的个人生活。岳武穆人虽然死了,但是精神却永存下来,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男儿。
比较中立的看法,认为当时形势,北伐不太靠谱,岳飞与皇帝赵构政治分歧巨大,不可调和,最终必须倒下一个,岳飞从小受尽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面对皇帝,只能自己死了。
比较“实用主义”的看法,认为岳飞只爱国,不考虑直接领导赵构的感受,一会要“迎回二圣”,一会要丧失生育能力的皇帝早立太子,更重要的是,在北伐这件事上,与直接领导的方向完全相反,领导不干掉你干掉谁?
持这种看法的人,大多是已经拥有一定权力的,或者是大企业的中高层,或者是成名的大V,学校教授等。说实话,腹黑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多少有些给下级/员工点暗示的意图,你虽然是公司的员工,但是别忘了我是你的直属领导,是你需要第一负责的人。
比较深入的看法,认为岳飞其实是死于党争,根源要追溯到王安石变化。因为宋朝是轻易不杀官员的,更何况岳飞那样负有盛名的大将军。赵构完全可以学习先祖,几杯酒就把事情办了。但是王安石变法开始,朝廷大政方针开始分化,虽然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变法派与保守派争斗的比较温和,但后面越玩越过火,章惇就把苏轼往死的整。到了后来,党争无法化解,不把一方的头头彻底干掉,事情就没完。所以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才对岳飞为首的主战派痛下杀手。
关于岳飞的死已经讨论的够多了,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再深挖一下,岳飞已经交出了兵权,面对皇帝已经妥协了。但是态度上为什么还要一硬到底,不肯服软呢?
面对皇帝与奸臣的步步紧逼,岳飞原本也可以像韩世忠一样,跪在高宗脚下,痛陈以往恩情,表示愿意改过,按照皇帝的意思办。不管这样做有没有用,岳飞没做。在被冤下狱前,有人给他报信,让他赶紧效仿韩世忠,去求见赵构。但是岳飞说:
使天有目,必不使忠臣陷不义;万一不幸,亦何所逃!
面对赵构这样的软蛋,岳飞根本不屑辩解,更别说跪求了。岳飞的膝盖,跪过父母,跪过师傅,也跪过皇帝。但那是忠孝之跪,不是摇尾乞怜之跪。
很多人不理解,岳飞为什么非要那么硬,就不能先委屈一下,学勾践卧薪尝胆、学韩信胯下之辱,忍辱负重,等待北伐时机呢?
这样想的人,大多是富人家(或者城市里)的孩子,理解不了岳飞这种穷人(农村)孩子。
富人靠合作生存,依靠的是资源和关系,因此大多懂得变通,懂得没有敌人,只有利益的重要性。
穷人靠精神生存,物质已经匮乏到极点,再没有精神追求,那基本就变得麻木了。岳飞就是那种在绝境中仍然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你给他说什么事情办不到,对不起,
字典里没有“办不到”这三个字。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商业化社会,社会更加需要那些懂变通,俗称活泛的人,这样的人也混的更好。
而一些农村毕业的孩子,在工作中可能让人感觉到生硬,不懂事。其实,有时候他们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性格使然,做不出来。比如一个单位,领导的年龄比你大,活泛的人就不管这些,哥啊哥啊叫的很亲。可是,有些农村出来的孩子,就叫不出口,并不是矫情,生活环境养成的性格问题,很难改变。
城里孩子被家长揍的时候,经常会找爷爷奶奶,或者妈妈帮忙,甚至干脆嬉皮笑脸与家长周旋。很多农村孩子被家长揍,就是死扛。错了没,不出声,打的更厉害,最后家长打累了还没认错。
岳飞出生在农村,虽然岳家并不算很穷,但是因为岳飞的父亲岳和为人乐善好施,岳飞家的生活也很清苦。
岳和经常帮助别人,家里人反对的时候,他说:“人三天不吃饭就饿死了,而我们一天三顿变成两顿,或者饭做的稀点,多喝点汤水,总能活下去”。
在这样的父亲影响下,岳飞从小就很有担当,而且性格极为坚毅。岳飞的字典里,从小就没有“做不到”三个字。家里的书太少,就到处借着读;没钱买油灯,就点麦秸照亮看书;没钱买纸,就用沙子当纸,木棍做笔……
岳飞十几岁的时候,与乡人周同学射箭,周同这人极为惜才,对于自己的本领从来不藏着掖着,都是倾囊相授。岳飞非常敬重周同。后来周同死了,岳飞每逢初一,十五就去周同坟前祭拜。古人祭拜故人,都是带酒带食物去的,岳飞那时候还没有收入来源,就把自己的衣服当了还钱。
结果,天越来越冷,岳飞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少。搞的岳和还以为岳飞染上赌博,偷偷跟踪,发现原来岳飞是去祭拜周同,岳和感叹:“你这样有情有义的人,如果有机会,一定会成为一个不惜为国捐躯的忠良义士”。
岳飞听了,欣喜道:“如果父亲允许我以身报国,还有什么做不成呢”?
岳飞这人,忠孝两全,本来还担心,沙场拼杀,父亲会反对,现在得到父亲的支持,更加坚定了岳飞以身报国的决心。
这样的人,你给他说金国实力太强,北伐不现实,你觉得能说服他吗?
2
事实上,岳飞绝大多数胜仗,在一般人眼里,都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岳飞刚参军不久,家乡相州有一股1000人的流寇,为害乡里,岳飞向上级请示剿灭。上级答应了,不过只给了岳飞200人。200对1000,如果是赵构,早就吓尿了,这怎么可能成功。也不想想,当年先祖赵匡胤5000对阵10万的时候一样风轻云淡。
200对1000,对于岳飞来说,丝毫没有感到压力。他先让十几个人打扮成商人,故意被流寇劫上山,然后自己带领十几个人去山前叫阵,剩下的埋伏在道路两旁,他要引蛇出洞。
结果,贼寇果然上当,追着岳飞十几个人打,追了一会,两边伏兵剧起,同时,假扮商人,被劫持上山的内应也里应外合,一举将两个贼首擒下,轻轻松松搞定匪患。
岳飞靠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屡屡立功,从一个大头兵逐渐成长为一个7品武将。可是,这时候,刚刚即位不久的21岁皇帝赵构,不顾大好河山。“弃河东、河西、河北、京东、京西、淮南、陕右七路千百万生灵,如粪壤草芥,略不顾恤!”一路跑到扬州避敌去了。
二十四岁的七品低级武官岳飞难抑胸中愤慨,挥笔写就一笔洋洋洒洒的《南京上皇帝书》:
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兵势渐盛。彼方谓吾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
而后对新皇帝的南逃之谋直言相斥,语出犀利:
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无成功。
这是一个刚入职的小员工,直接叫板CEO啊!而且,岳飞的叫板赵构并没有看到,半路就被拦截,并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夺官归田里”几个大字夺去岳飞官职,逐出兵营。
不过乱世出英雄,你们能剥夺岳飞的官职,却不能剥夺岳飞报国的激情。岳飞离开南京兵营,孤身北上,直抵抗金前沿。
北宋抗金,与南宋抗蒙,南明抗清不同,南宋抗蒙和南明抗清都是朝廷残余力量或者士大夫,地方富豪为主。而北宋抗金初期,民间力量十分强大。而且,金人虽然攻下洛阳,掠走二帝,但是大部分北方土地这时候仍然在汉人官员手里。
岳飞投靠了抗金将领张所,张所对岳飞十分看重,后来投降派将李纲搞下台,张所被贬,仗还没打,河北这支军队成了孤军。
当时,这支军队的首领叫王彦,也是个抗金英雄,岳飞级别比王彦低。在无人主持大局,也没有援军,没有粮草供应的情况下,王彦拉着一帮兄弟单干,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很快,王彦就被金兵锁定,成为重点打击对象。王彦见敌人来势汹汹,避重就轻,不肯轻易冒险。25岁,血气方刚的岳飞觉得不能一味退缩,甚至怀疑王彦也要投敌。
岳飞不顾王彦军令,率本部人马和金军干了起来,结果取得大胜。但是这一仗,是没有经过主帅同意的,岳飞怎么说,是犯了军规,按律当斩,还好王彦以民族大义为重,没有斩岳飞。
不过这一仗激怒了金兵,对王彦部进行全面围剿。当时金兵铁骑已经名满天下,大宋最精锐的西军都能成建制地被消灭。可是,王彦与岳飞却硬生生突围了,都是狠人啊。
不过之后,两人意见不和分道扬镳。王彦在太行山拉起了“八字军”,名震河北;而岳飞领着小股武装,干起来敌后武工队的行当。当时岳飞没有根据地,没有粮草,在敌占区十分狼狈,一度弹尽粮绝,只身向王彦借粮,王彦未与理睬,岳飞和王彦从此决裂。
3
岳飞带着小股力量,在敌占区被金人追着打,却也硬生生挺了过来。这一段时间,是岳飞一生最艰难的时候。
有王彦决裂,让血气方刚的岳飞渐渐成熟,后来,岳飞投靠抗金名帅宗泽。
投靠宗泽不久,金军进犯汜水关,宗泽遂命岳飞为踏白使,率五百骑兵,前往击敌。岳飞抵达关口,首战告捷。却接到东京飞骑送来军令:留守当地,与金军相持。当时携带的军粮即将耗尽,怎么对峙?
在岳飞眼里,就没有困难,既然不能对峙,就把敌人赶跑。区区500人,能赶跑敌人吗?
岳飞令三百士卒每人缚好两束柴草,埋伏在前山脚下;待及半夜,燃起柴草两端,高举过顶,于山间奔走。金军见一山火光通天,以为宋方大量援军抵达,慌忙撤营而去,岳飞乘机率部追赶,活捉金人千户等头目,金军大败。
此后半年,岳飞在宗泽部中每战必捷。可惜,宗泽已经收复东京洛阳,皇帝赵构却不愿意回来共同抗敌,一味南下避敌,最终宗泽心力交瘁,向宋高宗连发二十道奏章,恳请赵构回銮京师,主持抗战,结果均如泥牛入海,杳无回音。最终,其在病榻上疾呼三声“渡河!”后,忧愤而亡。
宗泽死后,杜充降金后,留守建康的十万官兵,群龙无首,军心溃散。有些人返乡,有些人当起了盗寇,有些想要投金。
面对复杂的形势,岳飞先召集部下,表达了抗金的决心,内部达成一致后。面对前来相约投金的各路人马,岳飞假意应允,要求他们上缴兵籍。当各部按约定日期抵达时,岳飞率亲信数人,全副武装,弯弓跃马,同各部健儿比武,接连击败几十人。
而后,岳飞点阅兵籍,对众人高声道:
以尔等之众且强,为朝廷立奇功,取中原。身受上赏,乃还故乡,岂非荣耶!必能湔涤旧念,乃可相附,其或不听,宁先杀我,我决不能从汝曹叛!
意思很简单,要想投金,先过了我岳飞这关再说。众人动摇了,一来岳飞的确勇武,单打独斗没有敌手。二来投金,抗金都是刀口舔血,既然有人领头,却别也不太大。于是众人齐呼:惟岳统制命!
就这样,岳家军的雏形终于出来了。
此后,金人再次南下,赵构继续南逃,到后来,为了避免被金兵抓取,竟然飘在海上。是谁说的高宗单骑建立南宋150年国祚?南宋的建立,没有赵构,即使是一个婴儿,照样可以建国。因为,当时有岳飞,有韩世忠,有吴玠、吴鳞,有刘锜……
金兵南下容易,回去可就难了。先是被韩世忠堵在黄天荡,差点全军覆没。最后还是一个汉人给完颜宗弼出主意,说哪天风向会变,可用火攻,才躲过一劫。后来,完颜宗弼又被岳飞追着打,最终狼狈逃回。
4
此后,在剿灭南方匪患和数次北伐中,岳家军的声望与军力大增。怎么,之前岳飞带着几百人,就敢冲到金人占领区,坚持抗金好几年。现在,岳飞手下有张宪,岳云,牛犒等大将,拥有数万精兵,你给他说,北伐不现实,岳飞能信吗?
即使北伐不能成功,夺回开封,将金人赶到黄河以北总能办到吧?这事,宗泽之前就办到了一大半,现在南宋拥有中兴四将,难道还不能办到?
其实,明处的敌人再强大,也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暗处的敌人。
南宋王朝从风雨飘摇中逐渐稳定下来,可赵构的内心从来没有平静下来。
以前,赵构总担心金人南下,把自己抓了去。现在南北对峙局面已成定局,赵构开始担心那些掌兵的将领了。
由于之前,赵构一段时间跑到海上避难了,国内的抗金行动都是将领们自发的,因此,这些军队实际是不知道朝廷的,而是效忠自己的军中老大。比如岳飞的军队就有岳家军的称号。韩世忠的军队有韩家军的称号。只有杨沂中的军队是中央直属的。
这种背景下,高宗赵构与投降派领头人秦桧,暗谋削兵权。本来,高宗先把枪口对准了韩世忠,秦桧罗列了韩世忠的罪名,诱惑岳飞举报韩世忠。结果这招驱虎吞狼没成功,岳飞不吃这一套,直接写信告诉了韩世忠。
韩世忠第一时间赶去皇宫,在赵构脚下痛哭流涕,举起自己仅剩四根且不能弯曲的手指向赵构摇尾乞怜。赵构想起苗刘兵变,韩世忠的救命之恩,觉得老韩这认错态度可以,微笑着下令,韩世忠耿著“杖脊”,刺配海南。
韩世忠命保住了,但是他的军队却被肢解了,最精锐的背魁军直接编入禁军,由杨沂中统领,其余军队开赴镇江府。
解除韩家军是岳飞与张俊一起执行的,眼看着一支铁军就这样被肢解,岳飞心寒了,借临安述职的机会,岳飞提出辞职。
对于岳飞的辞职,赵构没有准许,还说,朕知你和张俊不和,那就叫他去镇江,你和韩世忠坐镇中央枢纽,我还是很看重你的。
人无耻到这地步,你能怎么办?这明显把兵权交给了张俊,把岳飞和韩世忠在中央皇帝眼皮底下看起来了。
岳飞的境遇已经非常危险了,偏偏这个时候,金兀术再一次南侵。不过这个常败将军这一次来的很仓促,不仅兵少,而且粮草辎重都不足。
金人,这个穷山恶水之间依靠打仗勇猛迅速崛起的民族,管理能力相比辽人还差的远。他们,刚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对于未来只知道猛冲猛打,而缺少规划和管理水平。
开封,这个曾经全国最繁华的地方,在金人的治理下竟然变得荒芜。这次,金兀术选择向淮南路进攻,那里,张俊手握30万金兵坐镇。
然而,面对这样的好机会,张俊稳坐镇江不动,全部精兵固守江南,将淮南拱手让给金人。
身处险境的岳飞看不下去了,其实满朝主战派都看不下去了。弹劾张俊的奏折一个接一个,岳飞也没忍住,写了一份奏折,一面弹劾张俊,一面反对议和。
然而,皇帝认为现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正是议和的好机会。加上金人送来那句:“要想和,必杀飞”的议和条件,针对岳飞的诬陷开始了。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反正是秦桧的亲信何铸审了半天,最后惊奇地发现岳飞无罪。赶紧上报秦桧,秦桧隐匿地指出,这是皇上的意思。何铸一下明白了,这是皇帝和丞相要诬陷忠良,把自己当刀使。结果何铸哪怕不要前程,也不审理此案,背不起后世的骂名。
无奈,秦桧指派岳飞的对头万俟卨[mò qí Xiè]审理此案,结果极尽织罗,最后才搞出极大罪状,漏洞百出,无奈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了。
面对皇帝和宰相两个强权者,岳飞到死没有低头。这个中华5000年最硬的硬汉,一生遭遇过多少凶险,什么时候低过头?只可惜,这一次,连反抗都不能。这是君要臣死啊,而岳飞,偏偏从小接受忠孝为本的教育,将忠,孝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
岳飞死了,单从个人角度,死的不亏。毕竟这一死,让岳飞后来彻底封神,成为中华民族尚武的代表,成为“武圣”。
只可惜,死的不仅仅是岳飞与张宪,还有岳云。岳云的死,让几十年后,宋孝宗隆兴北伐无人可用。李显忠与邵宏渊都是猛将,单打独斗尚可杀死,两个人合在一起,1+1=0.5,战斗力大减。试想,如果彼时,有岳云坐镇,李显忠与邵宏渊还敢互相拆台吗?
岳飞死了,同时带走了南宋民间的尚武精神。百年之后,当蒙古入侵之时,再也没有什么中兴四将出现,民间的抵抗力量远远没有北宋末年抗金来的激烈。
不过,数百年之后,当岳飞封神,武穆入庙,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又回来了!8年抗日,3年抗美,中华民族终于走出了一条复兴之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