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女子是不能自己鸣冤击鼓,到衙门里告状的,必须要有男性家属代为告状,否则便是违法,先要吃一顿毒打,要是遇到个酷吏,可能这辈子就凉凉了。

清朝道光二十六年,一位侠肝义胆的年轻女子,竟为了一个悔婚抛弃自己的男人,拦下新任按察使的大轿违法喊冤。岂料,这新任按察使竟是出了名的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刘喜海!侠女遇上暴官,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刘喜海(1793-1853年),字吉甫,号燕庭,别号三巴子,山东青州府诸城人。说起这个人,可能有些读者朋友不太了解,但他叔祖的大名却是家喻户晓,即清朝名臣刘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墉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著称,深得百姓爱戴,史载其“少时知江宁府,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以致许多电视剧都将其神化,刘墉,刘罗锅也成了机敏聪慧、清廉正直的代名词。

然而,刘喜海却是个“不肖”子孙,与叔祖刘墉的为人截然相反。刘喜海酷爱古董,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虽然著有《古泉汇考》、《三巴金石苑》(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嘉惠后世,但其性格乖僻邪谬,为人心狠手辣,草菅人命更是家常便饭。

刘喜海担任四川按察使时,曾奉命在成都镇压白莲教起义,清查“啯匪”,当时刘喜海抓了很多人,在审讯犯人时,刘喜海只用2招:

第一招“严刑逼供”,在他看来没有打不出来的口供,只有打得还不够狠;第二招“阴阳神判”,即通过抛掷阴阳爻板来决定犯人生死。如果掷出阳爻,那就是犯人祖坟冒青烟,可以无罪释放;如果掷出阴爻,那就是阎王索命不饶人,需要立地处死。

在刘喜海眼里,法律形同虚设。然而,就是这样视人命如草芥的杀人魔王,却深得道光帝的赏识,被迁升为浙江布政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46年6月,就在刘喜海升迁赴任的途中,突然被人拦轿喊冤,本来升官发财是件大喜事,可是屁股还没坐上去,就遇到这种“晦气”事,让刘喜海心中甚是不满。当听闻拦轿的竟然还是个年轻女子时,更是怒从心起。

但是刘喜海毕竟初到浙江,对当地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总不好还没就任,就落下个杀人如麻的名声。于是,刘喜海强压心头的怒火,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命令手下将告状的女子带到驿站,等候审讯。

到了驿站,刘喜海问道:“你是何人?因何拦轿喊冤?”

女子答道:“小女名叫张春娇,为丈夫吉恒喊冤。”

刘喜海又问:“你们结婚多久了?为什么是你来喊冤,家中难道没有父亲或叔伯兄弟吗?”

张春娇瞬间涨红了脸,低声说道:“小女子自幼与吉恒定亲,但并未过门,且,且已经被退婚了。”

刘喜海听后大惊,按照清代的婚姻法规定,男女两家结亲,不论哪一方悔婚都要被打50板。如果是女方悔婚,还要退还全部彩礼,男方悔婚则不得追回彩礼,算是给女方的补偿。因为在古代,退婚等同于休妻,是极损女方名誉的事,女方若无过错被休,是可以由家中男性亲属代为控告男方背信弃义,以正自身清白的。

张春娇被休却不恼怒报复,反而冒死给那个薄情郎伸冤,这让刘喜海十分不解,问道:“既然你都没过门,那他就不算你的丈夫。更何况他还悔婚休弃了你,你与他便毫无瓜葛,瞧你年纪轻轻,何必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忍辱含羞地拦轿伸冤呢?”

张春娇却说:“我与吉恒自幼定亲,他虽然悔婚,但在名分上,他毕竟曾是我的丈夫。吉恒家中只有一个寡母,并无兄弟,也没有远近亲戚,如果我见死不救,不替他申冤,他必会含冤而死,我心中必然终生不得安宁,而且逮捕罪犯、伸张法纪,也是大人您义不容辞之事。”

刘喜海万万没想到,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女子,竟然有如此侠肝义胆,不由得让他这个飞扬跋扈,杀人如麻的按察使都心生敬佩。于是,刘喜海决定受理张春娇的诉状,耐心听她陈述冤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恒与张春娇定的娃娃亲,后来张春娇的父亲张秉钧去世后,留下了一大笔负债,张家就张春娇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只能父债女偿。吉恒听说后,立刻写了休书退亲,要与张家一刀两断。

张春娇家中只有一个孤母,没有兄弟,因此没法到县衙控告吉恒,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过了一段时间,有媒婆上门给张春娇说亲,张母便与女儿张春娇商量。张春娇听后,却坚定地说道:“吉恒无情,但我不能无义。好女不嫁二夫,婚嫁之事,女儿已经不作他想,只愿终身侍奉母亲左右。”

张母听闻不由得抱着女儿痛哭流涕,张春娇也十分伤心,与母亲哭作一团。邻居听闻张家哭声悲戚,便过来劝导。

其中有一名刚回家省亲的新娘,听闻了张春娇的悲惨遭遇,心中既为张春娇的贞烈感到钦佩,又为她遇人不淑而感到愤愤不平。

新娘对张家母女说道:“你们也不必伤心了,恶人自有恶人磨,那吉恒薄情寡义,悔婚伤你名节,如今因奸杀人,被判斩首,也是活该。要我说,幸亏你们与他的关系脱离得早,若是春娇真嫁给他,岂不是成了寡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家母女听闻吉恒被判死刑,十分错愕,都停止哭声,问道:“吉恒怎么会杀人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新娘不齿地啐了一口,道:“呸,吉恒真不是个好东西,他与同村舒善的妻子常氏私通。那常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仅与吉恒有染,还跟无赖王五通奸。常氏自以为聪明,将三个男人耍得团团转,却不料,男人嫉妒起来可不比女人差。王五本就是个地痞无赖,妒忌心最强,竟设计杀了舒善,嫁祸给吉恒,好独霸常氏。吉恒虽没有杀人,但无情无义,又寡廉鲜耻,活该受此劫难。”

张春娇听闻吉恒是被冤枉的,心中甚是担忧,忙问道:“既然吉恒是冤枉的,知县大人就该还他清白,为何反而判了他斩刑?”

新娘说:“那舒善死后,常氏便请保长上报县衙,知县听闻出了人命大案,立刻带仵作勘验现场,结果在常氏的家中搜到了不属于她丈夫的男式内衣与布鞋。经过常氏辨认,乃是吉恒的东西,知县便将吉恒抓去严刑拷问。吉恒那个软骨头,没两下就屈打成招了,因此被判斩刑。”

张春娇听后跌坐在床头,目光痴呆,久久不语。张母及邻佑担心她伤心过度,不停地安慰她,却毫无用处。就这样,张春娇不言不语地在床头呆坐了数日,把张母急得团团转。

突然有一天,张春娇似是疯魔了一般,从床上跳起,跑到厨房,用碳灰将脸涂得黢黑一片,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套道士的服装换上,然后披头散发冲出家门。

原来,张春娇觉得吉恒蒙冤着实可怜,思索几日想到假扮疯魔云游道士,去命案发生的村庄附近打探消息,期望能够找到些线索,救吉恒一命。

可是一连好几天,张春娇也没有探听到一丝半点的有用消息。这天,张春娇正准备到邻村碰碰运气,突然天降大雨,无奈之下,张春娇只好到附近的一座破庙里避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春娇在墙角边铺了些干草,依墙抱膝而坐,一连多日风餐露宿却毫无所获,如今面对着潇潇雨声,凄凄寒风,张春娇不禁悲从中来,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恰在此时,有两个中年男子跑进庙来避雨,看见张春娇,便打了个招呼,然而张春娇正自伤心,便无心理会。

两人见张春娇不做声,也没有多说,而是自顾自地找了一处干爽的地方坐下,然后拿出些酒菜,开始天南地北地闲聊起来。

忽然,两人提到了吉恒。张春娇立刻警觉起来,侧耳倾听。只听其中一人说道:“知县大人仅以吉恒的内衣与布鞋,就将吉恒屈打成招,实在是草菅人命。用脚趾头想也能知道,哪个恶人作了恶,会特地留下证据给人搜?”说着,那人突然压低声音道:“我实话告诉你,那内衣与布鞋,是无赖王五让我从吉恒住所偷来的,谁曾想王五竟是打的杀人栽赃的想法,更没想到,知县大人竟然还信了。”

张春娇听闻此言,立刻抹干净脸上的泪水,凑近二人,“你二人真是胆大包天,这种话都敢乱说!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且不说吉恒的亲属听到后,要找你们作证,就是王五与知县大人得知了,也不会饶了你们。”

二人连忙点头称是,其中一人道:“道长说得是,祸从口出,是我们妄言了。我叫周泰,他是孙清,刚才所言还望道长替我们保密,不要泄露给他人。”

张春娇道:“二位大可放心,贫道乃是出家之人,以慈悲为怀,绝不会透露半点风声。不知二位刚才所谈王五究竟是何人?”

两人也是心大之人,见张春娇感兴趣,便来了兴头,竟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全然忘了刚才张春娇的告诫。

张春娇从二人口中得知王五的妻子正怀孕待产,打算雇一个使女伺候。张春娇顿时眼睛一亮,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机会,如果能够成为王五家的使女,就有机会探听到更多线索。

于是,张春娇又询问二人,王五家的详细住址,以及家中人口情况。等到雨过天晴,张春娇便与二人辞别,前往王五所在的村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一个陌生人贸然上门应聘,只怕惹人心疑。张春娇在村庄观察了两日,发现王五的邻居是一个独居的老婆婆,便灵机一动,乔装改扮成一个流浪女,直奔到那孤寡老婆婆家。

张春娇叩开门扉,对老婆婆哭诉道:“小女子自幼饱经后娘虐待,前几天她竟为了几两银子,狠心将我卖给一个七十岁的瞎眼老头,我不堪凌辱逃了出来,流落至此,如今身无分文,无以为生,恳请老婆婆帮我找个活计,多苦多累都行,只要给口饭吃,给个地睡就成。”

老婆婆见张春娇泪眼汪汪,甚是可怜,便说道:“孩子,也是你运气好,赶巧隔壁的王财主前几日托老身给他找个使女,如果你愿意,老身便为你担保引荐。”

张春娇听后大喜,当即便要下跪感谢,老婆婆眼疾手快,托住了她。张春娇道:“婆婆今日大恩,小女子无以为报,若是您不嫌弃,我愿意认您做干娘,首月的工钱愿为酬谢。”

老婆婆听了眉开眼笑,更是竭力促成张春娇成为王五家的使女。

张春娇心灵手巧,做事细心勤快,又是有备而来,很快便获得了王家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欢心。

过了几天,王五一家在庭院里赏月,一家子有说有笑,十分开心,突然,张春娇仰面倒地,身体古怪地扭动几下,倏地从地上一跃而起,眼神狠厉地瞪着王五,用男声喊道:“王五,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杀了我?今日便要你血在血偿!”

有道是“作恶恐遭天地责,欺心犹怕鬼神知”,王五家素来迷信,皆以为张春娇被冤魂附体,前来索命,于是纷纷下跪求饶:“你究竟是谁?”

张春娇说道:“你连我是谁都听不出来了吗?我是舒善!我死得太冤了,阎王爷同情于我,特许我上来寻仇。”

王五一听,吓得大惊失色,连忙磕头求饶:“饶命啊,舒大爷!我并不想杀你,都怪吉恒那厮,我本来要杀的是他,不想却错杀了你。你有什么冤仇应该找他去!”

张春娇又道:“我自然知道你是误杀了我,但是阎王爷不知道,要我来将你锁下去问罪。若是你能将误杀情由写出来,明晚在槐树下与纸钱一起烧给我,我禀明阎王爷,你也就不用下十八层地狱了,我也不会来找你寻仇。”

王五连连点头,表示一定照办。随即,张春娇身形一震,瘫倒于地,仆人们七手八脚将她抬进房中,过了许久她才悠悠苏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五连忙询问张春娇可还记得刚才所发生之事,张春娇一脸迷茫,随后面露惊恐,说道:“我只记得自己被几只恶鬼缠住,我苦苦哀求,答应给他们多烧些纸钱,他们才放了我。”

王五听后,心中甚是不安,心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如就依那死鬼所言,再说了写下情由与纸钱一起烧掉,无凭无据,也没人能奈我何。”

于是,第二日傍晚,王五便依张春娇所言,写下命案的详细缘由,在庭院中的槐树下焚烧。王五因为心中恐惧,点燃纸钱后便匆匆离开,也没有等待自白书烧毁。却不料,因此被张春娇盗走。

张春娇取得王五的自白书后,便连夜逃出来王家,随后在路上拦下了赴任途中的刘喜海告状。

刘喜海听完事情经过,不由得对眼前的女子肃然起敬,没想到这小小农女,不仅有情有义,还有胆有谋,真是个奇女子。于是,刘喜海当即下令,让官差将与案件相关的一干人等全部缉拿到案,就在临近的县衙升堂审案。

刘喜海高坐公案之后,让知县立在一旁观看。刘喜海首先审问周泰、孙清二人,命他们将那日在破庙谈话实情交代清楚。二人怕沾惹官司,都不肯交代,于是刘喜海便示意张春娇与二人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春娇走近二人,说道:“你二人那日所见的云游道士,便是我假扮的。”说着,便用男声将当日对二人所说的话重复一遍。

二人这才知道中了招,便不再抵赖,老老实实将如何窃取吉恒的内衣布鞋,何时交给王五等经过交代了一遍。

刘喜海随即审问王五,王五虽然承认了自己收到了内衣布鞋,但却坚决不承认自己以此栽赃陷害吉恒,只说后来家里遭了贼,吉恒的内衣布鞋也被贼人盗了去,自己更没有杀人。

张春娇指着王五喊道:“王五你休要狡辩,你害怕冤魂索命,承认错杀舒善,还烧纸钱与自白书以祭奠亡魂!”

王五认为自己写的自白书已经烧成灰烬,张春娇是不可能拿出实质性证据的,因此半点也不害怕,反而理直气壮地控告张春娇背约逃亡,诬赖主人。

张春娇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张纸,说道:“你心中畏惧,不等自白书烧毁就匆匆离去,如今这封自白书就在我的手中,你还如何狡辩?”

正当张春娇准备将自白书呈给刘喜海时,王五突然一跃而起,一把夺过张春娇手里的纸,迅速塞进嘴里,吞咽下肚。

刘喜海见状忙令衙役掰开王五的嘴,可哪还有自白书的痕迹。如今唯一的证据被毁,便无法给王五定罪,刘喜海既惊又气。

张春娇却笑道:“大人不必担心,自白书还在。”

刘喜海惊讶地看着张春娇,“何出此言?”

张春娇说:“我早知王五是个无赖,所以抄录了一份假的自白书,便是他刚才吃掉的那份,真正的自白书如今还完好无损的在我怀中。”说完,便将真的自白书交给刘喜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五见状目瞪口呆,随即气愤地对张春娇说道:“那吉恒休弃了你,便与你再无瓜葛,你又何必为了这么个无情无义的男人出头?难道你还惦记着做他的媳妇?真是不知羞耻!”

张春娇却说:“我与他曾订过亲,就不算路人。吉恒退婚是他无情,但他含冤入狱,我不能无义。人若无义,与猪狗有何区别?”

刘喜海打断二人的争论,命王五如实招来,否则大刑伺候。如今人证物证俱全,王五已无从抵赖,为了少吃点苦,便乖乖交代了罪行,并签字画押。刘喜海便依律,判处王五斩首,将吉恒无罪开释。

刘喜海有感张春娇的情意与胆识,心中颇为怜惜,觉得如此好的女子不应该孤独终老,便有意撮合张春娇与吉恒的婚事,甚至还自掏腰包,拿出百两白银的巨资,要知县助二人完婚。

知县当即领命而去,前往张春娇家传达刘喜海的美意。岂料,张春娇想也不想便拒绝了:“不劳大人费心,小女子早已决定终生不嫁,只一心一意侍奉母亲身边。”

知县没想到张春娇如此贞烈,让自己碰了一鼻子灰,无奈之下,他只好前往吉家,传达刘喜海的意思,要他托媒求亲。

吉恒遭逢大难,幸得张春娇冒死相救,才能洗去冤屈,保住小命,心中对张春娇感激不已,也十分懊悔自己之前所为,简直猪狗不如。如今见按察使大人与知县有意撮合,简直喜出望外,当即便请了媒婆前往张家说亲。

可是无论媒婆如何游说,张春娇依旧不改心意,始终严词拒绝。无奈之下,吉恒只好求寡母出面,帮自己挽回张春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母带着吉恒来到张春娇门前,命吉恒跪下认错,请求张春娇原谅他们母子先前的不仁不义。张春娇依旧不予理会,吉母见状,竟也屈膝下跪,请求原谅。

长辈下跪,岂非折煞了张春娇,她立刻夺门而出,跪在吉母面前,哭诉道:“我们家家徒四壁,只怕吉恒嫌贫之心未泯。”

吉母听闻张春娇所言,认为张春娇心中已然心动,便指天发誓道:“恒儿大难不死,全靠你冒险相救,如果他敢再辜负你,便是丧尽良心,我便死在他面前!”

吉母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春娇再无拒绝的理由,只得答应婚事,将吉母扶进屋中,商量婚期。知县听闻张春娇回心转意,便高高兴兴回去禀告刘喜海。

一个身无所长却嫌贫爱富的负心汉,因为未婚妻家中有负债,便狠心休弃她,毁她名誉,转头与有夫之妇勾搭成奸,还因为争风吃醋惹上命案,被判死罪。

命悬一线之际,被休弃的未婚妻却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假扮疯道人四处奔波,探听消息,又假扮使女,取得线索,可以说是有情有义,有胆有谋。如此品德高尚、贤淑善良之女子,堪称“奇女子”也。

然而,她最终却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心意,再嫁薄情郎,着实叫人叹息。这也是古代女子的无奈。

正是:侠女仁义伸冤狱,却陷无情薄义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