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本溪湖在民国时期出过一任都督,辽阳人,姓白,具体名字不详,大家都叫他白都督,传说他还是张学良的老师。

白都督有一个癖好,爱洗澡。某一天,他带着几个护卫兵在河西梯子胡同一带溜达。因为已是三更天,所以大街上是漆黑一片。走着走着,他们发现一户人家的灯还亮着,屋里面还传出来响声。白都督带着人走上前去,透过破窗户纸往里面一看,原来这是一家豆腐坊。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妇人和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吃力地磨着豆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都督不想打搅他们,刚想带着人走,就听见男孩说到:娘,听大家说,白都督是好人。

白都督是好人,他好个屁。他要是好人,咋不给咱弄头驴来帮我们磨豆腐。妇人一边开汗一边说。白都督听到这话,并没有生气,但记在心上,看看屋里破破烂烂的样子,还有娘俩推的那口大石磨,暗自点了点头就走了。

天亮以后,白都督没有马上发难,而是等到快晌午的时候才叫人把梯子胡同做豆腐的母子俩找来。白都督很严肃地问母子俩:昨天半夜三更,你们磨豆腐时为何骂我?

这话可把母子俩吓坏了,连忙跪下,一五一十地将事情都说了。白都督佯装生气地说到:你们平白无故地骂我,现在是认打还是认罚?

妇人哭着脸问到:打是如何打?罚又是如何罚?

白都督说到:打就是打你们娘俩每人一百板子,罚就是罚你们吃二斤咸盐。

妇人一寻思,打一百板子,那还不得打死啊。于是说到:我们选择吃咸盐吧。

白都督让卫兵去一家叫德兴隆的杂货店去买两斤咸盐。这德兴隆老板一看是白监督的卫兵来了,赶忙他请到里间屋,吩咐伙计点烟倒茶。卫兵摆了摆手,说到:不用了,改日再来打扰,今天特意来买二斤咸盐。

这老板就觉得奇怪,卫兵怎么会来买盐呢?就问到:这买二斤咸盐干啥呀?卫兵就把那磨豆腐娘俩的事情说了一遍。这掌柜一想,吃二斤咸盐和吃一斤多咸盐都会被咸死,于是起了心思,亲自上柜台称了一斤半的咸盐,包好交给卫兵。

当卫兵带着盐回到都督府,这白都督一眼就看出这盐的分量不够,当着众人的面,吩咐下人将盐称了一称。这一称可坏了,本来就是要两斤咸盐,现在却只有一斤半斤。白都督立马命人将德兴隆的老板给找来,怒气冲冲地对他说:本都督买东西你竟然还缺斤少两,那要是平民百姓去买东西,那你不是更加过分?你胆子是真的大,说吧,你是认打还是认罚吧?

老板暗道不好,自己财迷心窍,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但事已至此,只能乖乖地问到:都督大人,这打是怎么说,罚又是怎么说呢?

白都督回答:打就打二百大板,打死你这个奸商,罚的话,就罚你给这娘俩买一头毛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老板哪能受得了两百大板,只好乖乖受罚,买了一头毛驴送给他们母子,母子俩对白都督感恩戴德,叩谢送驴之恩。后来人们常说,都督巧断骂人案,富商上当赔毛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