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在2022《中国乡村》杂志第二期备受关注,被镌刻在红军墙上。

红九团与唐家的军民鱼水情

文/何方 唐元卿

咸安区桂花镇盘源村位于咸宁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村里环绕着风景秀丽的有一口仙女湖,湖畔有一座月亮山,这里传说是嫦娥奔月的地方。山脚下有一排古朴的清代建筑,那是唐元卿家的老屋。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红三师九团指挥所就驻扎在这里,曾演绎了一段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据史料记载,红三师由李先念创建,分三个团,即红七团、红八团和红九团。红九团是中共广济中心县委以红十五军留下来保护伤员的一个连的红军为骨干,再集中黄梅、广济、蕲春三县的游击队,在黄梅考田镇成立的一个团,团长为张勤,政委为余壮飞。1931年2月,红九团在黄梅县遭遇国民党围剿而被解体,鄂东特委迅速集中阳新、大冶二县警卫营,在阳新龙港重建红九团,团长为翟本山。

这支新型的红军队伍在进攻湖北通山县城北门时曾担任主攻,与红十六军一团和红三师七、八团等三个团并肩作战,摧毁敌人指挥所,缴枪1000余支,俘获敌营以下官兵900余人,歼灭敌官兵7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对鄂东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7月12日,通山山口铺的敌守军北窜咸宁,红九团奉命追击,将敌军全部歼灭,缴枪百余支。7月13日,红九团进驻咸宁,咸宁人民热烈欢迎这支英雄的部队。

当时正值夏天,雨水多,天气潮湿,蚊子、虫子特别多,很多红军身上被蚊叮虫咬,搔痒难忍。唐元卿的曾祖父和祖父们看到红军为了劳苦大众打天下,生活如此艰苦,十分痛心。唐家房子多,家里铺有木地板。为能让红军好好休息,方便救治伤员,更好地消灭白鬼子,他们主动腾出房屋请红军将士进住。

红九团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说:“人无命脉即死,军无纪律则亡”,便婉言谢绝了唐家的好意邀请。

唐家人说:“我家房屋右边是大禾场,可容纳几百名红军训练;对面竹马山有天然大洞,可以作为打仗时红军作战时储藏弹药和粮食的躲藏之地;东北角纳暑岭地势高,适合放哨。另外,我们跟中医世家郭家是世交,可以请郭家医生为红军伤员疗伤。”团长翟本山看到唐家人如此热情,又考虑到方便治疗伤员,决定在唐家住下。之后,唐家真的请来郭家医生给红军治疗伤病员。

当时,红军大力宣传革命,在唐家大门墙壁上书写了:实行抗租、抗债、抗捐、抗税;实行武装保卫苏联;拥护咸宁县第二次党员扩大会”等标语,对老百姓以极大鼓舞。上百年的老屋,年久失修,容易垮塌,唐家人担心那些红军标语消失,特地把标语拍了下来。

之后的一个星期内,红九团又与红十六军和红三师等其他红军,先后在马桥和官埠桥等地与敌军进行了四场激战,且四战四捷,共歼敌四个团,缴枪2000余支。8月,红三师得知蒲圻县城空虚的消息,就派红九团进攻蒲圻,红九团奇袭该地敌驻军袁英部一个连,缴枪数十支。

那段时间,红军伤员比较多,唐家人组织村民帮助运送伤员、筹集食物,还把自家几只老母鸡杀了炖汤给重伤员吃,不少红军伤员得到了救治。唐家熟悉当地环境,又主动帮红军站岗放哨。

红九团深感老百姓的热情和大力支持,除了要消灭国民党军外,还想着怎么为老百姓做些事情。据老人回忆,当时唐元卿家老屋附近有一口水井,井口小,也很浅,又在一条小路旁,附近又住着村民,鸡鸭牛羊等牲畜经常路过井旁边,对井水造成了严重污染。红军便着手修缮水井,把水井口扩大成两米长,一米五宽,两米多深的大井。然后从月亮山上运来石头,砌成一口大石井,供附近的老百姓享用,那里至今还流传着“吃水不忘修井人,喝着甜水想红军”的歌谣。

由于唐家与郭家携手帮助红军,两家的感情也更加深厚,郭家的次女后来还嫁给了唐家,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改革开放后,唐家人也赶上了党的富民好政策,唐元卿几兄弟都做了新楼房,搬出了老屋。

2020年,咸宁市文旅新局扶贫工作队来到该村,唐家人和村委会积极向扶贫工作队反映,希望能修缮红九团曾驻扎过的老屋,因为这是目前咸宁市唯一保留完好的红军遗址和遗迹,唐家的建议得到了扶贫工作队的支持。2021年7月,政府拨4万元资金对“红军老屋”进行了简单修缮,根据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在原地进行了复制,并在“红军老屋”旁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师革命旧址”的石碑,以示纪念。

老人们对那段军民鱼水情声情并茂的回忆,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使我们仿佛看到了红九团从开始组建到之后复建的艰辛,也使我们仿佛看到了红军们英勇善战,顽强拼搏,不怕流血牺牲,血战沙场的壮烈场景,使我们更加感受到革命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更使我们感受到那段血融于水的军民鱼水情。

看着昔日的老屋和今天新房的巨大变化,我们更加热爱为我们打江山的人民子弟兵,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更加热爱我们欣欣向荣的国家,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审阅:王士朝

简评:文章追忆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军民鱼水情,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终审:严景新

附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