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大亚湾区——晴隆县东西部协作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举行揭牌暨捐赠仪式,黔西南州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黔西南工作组组长潘智,大亚湾开发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智明,晴隆县委副书记巫敏,晴隆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廷波,晴隆县委常委、副县长胡远良,晴隆县副县长邓瑞兰,大亚湾开发区群团工作部党组书记、部长吴志明,大亚湾开发区人社局副局长曾炳荣,大亚湾开发区民政局局长王瑞华、大亚湾开发区群团工作部副部长廖汉标以及大亚湾区、晴隆县两地相关部门、企业代表,晴隆县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参加仪式。

圆梦空间启动仪式暨捐赠仪式快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圆梦空间启动仪式暨捐赠仪式快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式上,黔西南州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黔西南工作组组长潘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党群山海同心”工程自启动以来所做出的成绩,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通过党群“山海同心”工程,为两地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方面,能够取得更大成绩;二是希望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在推动异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能够取得更大成果;三是希望党群“山海同心”工程能够成为推动大亚湾区跟晴隆县东西部协作的典范案例。

山海同心年度总结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山海同心年度总结片

大亚湾开发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智明同志,就进一步巩固党群“山海同心”工程现阶段工作成效和做好下来的各项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不断强化拓展“圆梦空间”的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两地深层次交流合作。二是持续探索创新“党建+协作”工作模式,营造更多创新亮点。三是充分发挥党群“山海同心”工程桥梁纽带作用,继续推动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晴隆县委副书记巫敏表示: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正式揭牌,这是开启东西部协作新篇章、深化“山海同心”工程的新举措;这是“山有所呼、海有所应”的有力见证,是“山海同心、携手黔行”的生动实践,是“山海相依、山海情长”的情缘再续,晴隆县将倍加珍惜东西部协作,特别是党群“山海同心”工程的机遇,让“山海同心”工程成为党群引领东西部协作的“强化剂”,成为大亚湾区、晴隆同心协作的“粘合剂”,成为社会共同参与的“催化剂”,在干部人才交流、劳务协作、“黔货出山”等方面持续发力、务实合作,推进大亚湾、晴隆更加深度融合,共同书写“大”爱“晴”深东西部协作新的时代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黔西南州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黔西南工作组组长潘智,大亚湾开发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智明,晴隆县委副书记巫敏,晴隆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廷波,晴隆县委常委、副县长胡远良,晴隆县副县长邓瑞兰,大亚湾开发区群团工作部党组书记、部长吴志明及灿邦集团董事长陈江洪,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公共事务负责人陈洋共同为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揭牌。

大亚湾区—晴隆县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位于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集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宣传推广、梦想点亮平台、助学支教服务、青年创业孵化、网红直播带货、非物质文化传习等功能为一体,总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相关建设经费200万元均来自社会捐赠。

向晴隆县三宝街道捐赠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晴隆县三宝街道捐赠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
晴隆县三宝街道与贵州省亚桥公益服务中心签订“圆梦空间”运营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晴隆县三宝街道与贵州省亚桥公益服务中心签订“圆梦空间”运营管

党群“山海同心”圆梦空间分为A、B两区。A区主要设置了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宣传推广、梦想点亮、学习培训交流、支教助学等服务功能,B区主要功能为青年创业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和直播带货平台。为用好用活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将与贵州亚桥公益服务中心签订运营管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入更多优质社会公益资源服务晴隆。同时,每年将投入约90万元引入专业社工团队负责圆梦空间的运营管理,全年开展免费图书借阅、儿童综合素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创业直播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等服务项目,为晴隆创业青年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和直播空间,为大学生提供支教场所,为晴隆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载体,努力将“圆梦空间”打造成为一个“联动东西、链接内外”资源的窗口和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阮铭铭,青创学员代表: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第一届大亚湾区——晴隆县“青年创业人才训练营”,在训练营中,全面地掌握了直播话术、直播运营等实操技能,这让我在2022年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网络直播营销项目中得心应手,最终获得金牌,成功拿下冠军。

今天,我和我的老师及同学们来到这美丽的阿妹戚托小镇,见证大亚湾区—晴隆县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正式揭牌。圆梦空间环境好、功能强大,其中,设立的“梦想点亮”专区、助学支教服务都是实打实地给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和留守儿童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网红直播带货区也将免费为我们本地企业及个人等提供直播间的使用,我们只需要提前预约即可,我一定会利用空余时间,来现场学习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明巾,晴隆县三宝街道群众代表:

圆梦空间的建成,培育了老百姓追逐梦想的沃土,使更多群众能够通过这个小小阵地,看到大大的未来,有了通向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圆梦空间的建成,为我们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的地方,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学习的劲头更足,志愿者的陪伴能温暖他们的心灵,其他群众也可以去阅读,增长知识,增长见识。圆梦空间的建成,将能够激发更多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获得更多创业综合服务,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圆梦空间的建成,为更多人体验传统民族文化提供了去处,参观“非遗传习”专区,近距离的接触传统文化,有效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直播空间能够扩大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让更多优秀少数民族文创产品走向世界。

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工作开展情况

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工作开展情况

工作成效

党群“山海同心”工程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在大亚湾区、晴隆县两地党政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凝聚了59个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加入“圆梦大使”“帮扶大使”队伍募集社会爱心资金约640万元

过去的一年来,克服疫情的影响,深入走访了50多个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通过搭建线上梦想互助平台、建立十类重点人群梦想底册、建设校园心理服务驿站、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用品需求等措施,为晴隆县7846人点亮了梦想心愿

通过实施两地专业技术人才、村(社区)两委干部挂职,组建晴隆县“青创导师团”“新媒体营销导师团”、联动北京大学相关资源,以及专业MCN电商直播机构,为晴隆县100多名有志创业青年打造了23期精品青创课程,累计服务创业青年2300多人次,有效推动了两地青年人才的交流与发展。

通过实施困境儿童学习生活空间改造计划,为32名学习成绩优秀、家庭生活状况相对贫困的青少年改造了生活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联合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惠州学院等高校师资力量,组建志愿支教团,为晴隆县留守儿童打造科学实验、心理疏导、音乐美术、演讲口才等方面的精品课程,2022年暑假晴隆县共有3120名学生享受了这些课程。

通过在大亚湾最繁华的商业综合体建设“山海同心”工程展示馆,发动全区工会组织采购晴隆县农产品,链接“晴隆好物”“壹窝蜂”等销售平台,带动“黔货出山”达1850万元。

党群“山海同心”工程荣获贵州省作为五个社会帮扶典型案例之一上报国家乡村振兴局,“梦想点亮计划”入选广东省“粤黔好经验”,被黔西南工作组评价为惠州市首个“党建引领、群团先行、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创新模式和工作品牌。同时,也荣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等5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宣传报道。

工作计划

2023年,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将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是抓好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运营保障工作。

二是开展“山海相依”直播带货嘉年华活动,计划于今年3月和11月,邀请青创导师团、直播大咖进驻党群“山海同心”工程圆梦空间和大亚湾展示馆,带领晴隆创业青年开展直播带货和联农助农交流活动。

三是开展“山珍海味”美食节活动,计划于3月和11月,在大亚湾举办线下美食节活动,邀请青创训练营导师和学员代表前往大亚湾参加美食节,进行直播带货活动,为晴隆农作物和创业青年打造直播带货线上线下营销渠道。

四是开展“山盟海誓”青创人才活动周,计划于4月组织青创训练营学员代表,参访大湾区优秀企业,开展企业运作和管理经验交流活动。

五是举办第二届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计划于7月组织高校优秀大学生,到晴隆开展支教活动,进一步丰富晴隆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是启动第二届青创人才训练营,通过进一步邀约、扩充“大亚湾区—晴隆县新媒体营销导师团”规模,丰富导师团队结构,计划于8月举办第二届青创人才训练营,力争为晴隆县培育40名以上具有专业素养的青年创业人才。

七是举办青少年结对共建夏令营活动,计划于8月期间,联合晴隆县教育部门,以大亚湾区、晴隆县优秀学生为主要活动对象,开展研学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两地青少年学习交流。

八是开展第二期村(社区)“两委”干部异地挂职结对培养工作,继续选派两地村(社区)优秀干部异地挂职培养。

九是推进“学习生活空间”改造计划,计划再完成50名困境儿童学习生活空间的改造。

十是完成30名“圆梦大使”或“帮扶大使”的邀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