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溺爱孩子不好,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随着物质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家长在生活当中正在溺爱孩子,但是并不觉得自己溺爱孩子,因为家长感觉周围的家长都是这么教孩子的。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如果我们要把孩子教育好,那么,千万不能随波逐流!

溺爱孩子其实等于亲手把孩子毁了,最后孩子长大后的结局往往是非常悲惨的。所以,在这里彭老师总结了常见的溺爱孩子的表现,希望家长们静下心来,认真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特殊待遇。家长在家庭当中让孩子享受特殊待遇。曾经有一位家长就向我抱怨,他的儿子非常挑食,身体非常瘦。在我和家长沟通后,我发现这位家长给他的孩子就是特殊待遇,孩子在家想吃什么,只管点菜就可以了,每一餐妈妈都要问他喜欢吃什么,然后妈妈就按照他喜欢的去做。

但是尽管妈妈都是做着他喜欢吃的菜,但是孩子依旧非常挑食,然后长得非常瘦,吃饭依旧要哄着吃。其实这就是非常溺爱孩子的表现,吃饭本来是孩子的本能,结果却变成了需要父母哄着求着他吃。其实家长根本不需要做孩子喜欢吃的,只需要把饭菜做的营养均衡就可以,孩子吃不吃都随便他,把家里的所有零食、额外吃的水果牛奶都收了,孩子饿了自然就会吃。

第二,过分关注。由于物质生活条件都好了,家长有时间有精力照顾孩子,不少家长平时就会不自觉的过度关注孩子。细心关注孩子的饮食,关注孩子的吃穿住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等等。孩子吃饭吃的多,家长就高兴,孩子考试成绩比较好,家长就高兴,但是一旦吃饭吃少了,孩子没胃口,家长就担心,分数下降了,又忧心。这些都属于过度关注,过度的关注就容易引起家长的担心,然后引发过度呵护,过度替孩子承担,所以这也是非常典型的溺爱孩子的表现。

第三,轻易妥协。轻易妥协是很多家长都存在的问题,孩子看到了一个玩具,一哭二闹三上吊,家长很快就妥协退让,然后满足孩子,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学会了,只要我闹的足够厉害,爸妈就会满足我,所以,孩子就会越来越任性。

有些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比如为了得到手机,就死缠烂打的缠着妈妈,要妈妈给他买一个手机,一会儿威胁妈妈不写作业了,不读书了;一会儿跟妈妈说好话,表态,只要你给我买好手机,我一定好好写作业,一定好好学习。不少家长很快就缴械投降,满足孩子了。结果给孩子买了手机后,孩子好不了一星期,就开始天天沉迷手机,黑白颠倒,甚至直接不上学了。

第三,生活慵懒。很多家长向我抱怨,彭老师,我孩子的房间像个垃圾场一样,臭气熏天,跟他说了多少遍,但是就是不整理。不少孩子生活慵懒,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其实就是因为家长太勤快了,家长一边抱怨孩子唠叨说教,一边又全部替孩子做了。所以孩子生活慵懒是家长允许的,是家长惯出来的。

第四,包办替代。很多家长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给孩子事无巨细全方位准备好,给孩子准备好早餐,然后大包小包拎着送孩子去学校,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其实这也是溺爱孩子,家长越是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了,包办替代,孩子越不会懂事,进入青春期后,越容易亲情冷漠。

好的教育一定是家长学会区分界限,把属于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让孩子自己动手,自己劳动,即使孩子暂时做的不好,那也没事,因为这是学习成长的过程。

第五、害怕哭闹。不少家长害怕孩子哭闹,害怕孩子发脾气,害怕孩子威胁父母。我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怕什么来什么,盼什么没什么。如果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怕孩子不吃饭,那么孩子就容易拿不吃饭和家长谈条件;家长如果怕孩子不写作业,孩子就容易拿写作业和家长谈条件;家长怕孩子不读书,那么孩子就容易拿不读书来威胁父母;家长怕孩子离家出走,怕孩子自残自杀,孩子真的就拿这些来威胁父母,最后逼得父母退无可退。

所以家长在孩子越是小的时候,越要敢于树立原则,不要怕孩子哭闹,不要被孩子的威胁所吓住。

第六、过度担心。家长如果成天担心孩子这个,担心孩子那个,就会不自觉的想要去过度呵护,或者监督控制才感觉放心,而越是这样子做,孩子要么就很脆弱,要么就后面很逆反。所以我常常说担心就是诅咒,相信就是力量。我们内心怎么去想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会趋向于成长成什么样子。所以我们要觉察自己的思想念头,要充分的相信我们的孩子,相信孩子有自立自强的能力,相信孩子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接近孩子的未来潜力无限。

第七、当面袒护。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受一丁点的委屈,即使孩子犯了错也要护犊子。其实这样做是害了孩子一生。有些家长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孩子还小,不懂事是正常的,以后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有这样思维观念的家长,就是在严重溺爱孩子,孩子长大了不但不会懂事,反而会找父母讨债。

第八,害怕摔跤。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犯错摔跤是不好的,所以总是不自觉的替孩子做,不自觉的想要去纠正孩子,不自觉的想要去呵护孩子。其实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不是因为有别人的说教而长大,一个人的成长必须要经历很多事情,体验很多事情,亲身做很多事情,他才会慢慢长大。

就好像学骑自行车,学游泳,教练说的再好,自己如果没有亲自去动手去体验,是不可能学会的。往往都是因为在行动训练的过程当中,摔了几跤,呛了几口水,反而就很快学会了。

所以家长要想把孩子教育好,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摔跤、犯错、走弯路、吃苦,这些都是好事情,不是坏事,这些都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长如果舍不得孩子犯错摔跤,舍不得孩子吃苦,孩子反而长不大,永远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

第九、剥夺体验。有些家长,当孩子慢慢长大后,希望自己去尝试一些事情,自己想要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于是就不让孩子去做。这其实就是剥夺孩子的成长体验,剥夺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

古人说的非常好,庭院不出千里马,花盆难在千年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有优秀的人物往往都是小时候吃过很多苦,做过很多事,甚至是忍受了常人不能够忍受的苦,所以长大后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第十、交易激励。有些家长为了激励孩子,为了让孩子愿意做一些事情,于是就给孩子各种奖励。你好好吃饭,吃完这一大碗,等一下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园玩;你这次考试要是能够打98分以上,就奖励200元。这些都属于交易激励,用这种激励方法短期看很有效果,但是长期看,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有害。

因为吃饭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孩子的本能,写作业学习也是孩子自己的份内事情。家长这样子做孩子的内在动力反而越来越弱,越来越依赖于外在动力。

所以家长要尽量少用交易激励,多精神鼓励就可以。

第十一、焦虑承担。现在是一个普遍焦虑的社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以尤为焦虑,其实只要家长在为孩子焦虑,往往就代表了家长过度替孩子承担,比如孩子不吃饭,家长焦虑担心;孩子作业写慢了,家长焦虑担心;孩子成绩退步了,家长焦虑担心;孩子没有考上好学校,家长更加焦虑担心;孩子能否考上什么大学,家长更加焦虑担心;孩子能否在社会上自立自强,家长也焦虑担心。结果就是,家长替孩子承担了所有属于孩子的事情,孩子内心也感觉这些都是家长的事情,所以孩子越来越没有内在动力,最后家长越着急,孩子越不成器。

第十二,嬉笑批评。有时候当孩子犯了错,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满不在意,嬉皮笑脸,然后家长就随便一带而过,甚至自己也经不住嬉笑起来。其实这些也是溺爱,这就让孩子以后明白,家长所谓的严厉都是假的,所谓的规矩原则也都是假的,他只是说一说而已。

所以当孩子真的犯了错后,我们该批评的时候一定要严肃,一定要郑重。和孩子谈规矩树原则的时候,一定要严肃郑重,说话要质地有声,该让孩子感受到威严的时候,就一定要让他感受到一定的威严。只有这样子孩子才知道父母是认真的,不是说一说而已,父母说不能做的事情就不能做。

所以,我列举了常见的溺爱孩子的12种表现,如果在过去的教育当中我们存在这些行为表现,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反思,及时修正。这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溺爱孩子,那么孩子就成长的越好。溺爱孩子的时间越长,最后孩子越糟糕,我们要想纠正难度也越大。所以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够把握好爱与规矩平衡,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孩子真正教育好。